转丸有馀巧,物莫如蛣蜣。
置身粪壤中,不复知臭香。
儿女苦贫贱,自爱钱满床。
丈夫意见别,胡为死排墙。
人心最灵智,自合知短长。
清浊虽异趣,均堕声利场。
为善与为利,相去争毫芒。
不见舜与蹠,鸡鸣辨存亡。

《感兴二十七首》是宋代诗人方一夔创作的一首古诗,通过描绘一系列生活场景和个人感悟,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社会和道德的思考。下面是诗句的详细分析:

  1. 诗句原文
    转丸有馀巧,物莫如蛣蜣。
    置身粪壤中,不复知臭香。
    儿女苦贫贱,自爱钱满床。
    丈夫意见别,胡为死排墙。

  2. 译文解析

  • 转丸有馀巧:形容手法巧妙,如同转动的丸子一样,巧妙地应对了问题或困境。
  • 物莫如蛣蜣:比喻事物中没有比蜣螂更巧妙的了,暗示着即使是最普通的物体也有其独特之处。
  • 置身粪壤中:比喻人身处污秽之地,失去了对美的追求和认识。
  • 儿女苦贫贱:指子女因贫穷而受苦,体现了对家庭贫困状况的同情。
  • 自爱钱满床:强调个人对于物质财富的执着追求,即使这种追求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
  • 丈夫意见别:表达了男性与女性在观念上的差异,暗示了性别角色的传统观念。
  • 胡为死排墙:批评那些为了一己之私而不顾他人感受的行为,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不满。
  1. 赏析
  • 艺术手法:方一夔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理解。他的诗作充满了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反思,使读者能够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 情感表达:诗中的“儿女苦贫贱”和“自爱钱满床”反映了当时社会中男女不平等的现实,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种不公平的不满和批判。
  • 思想内涵: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叙述,更是对整个时代和社会的深刻反思。方一夔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提出了对社会现象的质疑和批判,展现了他深刻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感兴二十七首·其二十七》不仅是一首描写生活的诗歌,更是一篇充满哲理的思考之作。通过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方一夔展现了他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使他的作品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