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登北邙坂,暮抵乐游原。
磷火翳复吐,髑髅夜呼冤。
不见昔时主,但见陵与园。
银凫已羽化,石马犹草根。
向来争天子,一口吞乾坤。
谁知百年后,不免遭樊温。
宝玉频发掘,朽骨无精魂。
景昭去何处,芳草悲颓垣。
县官供衣食,当时多子孙。

《感兴二十七首》是宋代诗人方一夔的作品。此诗共包含28句,每句的翻译和注释如下:

  1. 朝登北邙坂:“朝”表示早晨,“登”是攀登的意思,“北邙坂”是古代地名,代指山岭。
  2. 暮抵乐游原:“暮”表示傍晚,“抵”是到达的意思,“乐游原”是古代地名,代表平原或丘陵地带。
  3. 磷火翳复吐:“磷火”指的是磷光,一种微弱的光源。“翳复吐”描述了磷光忽隐忽现的样子。。
  4. 髑髅夜呼冤:“髑髅”是人的头骨,“夜呼冤”形容骷髅晚上仿佛在诉说冤屈。
  5. 不见昔时主:“不见”表示看不到,“昔时主”可能是指过去的主人或统治者。
  6. 但见陵与园:“但见”表示只看到,“陵”是墓地,“园”是园林。
  7. 银凫已羽化:“银凫”可能是某种鸟类,“羽化”表示变成飞仙,升天而去。
  8. 石马犹草根:“石马”指的是石制的马,“草根”表示长在地面上的草。
  9. 向来争天子:“向来”表示以往,“争天子”可能是指争夺帝王之位的斗争。
  10. 一口吞乾坤:形容力量巨大,能够一口气吞下整个世界。
  11. 谁知百年后:“谁知”表示意外或惊讶,“百年后”可能是指死后的一百年。
  12. 不免遭樊温:“不免”表示避免不了,“樊温”可能是指樊笼或樊炎(一个传说中的人物)。
  13. 宝玉频发掘:“宝玉”在这里可能是指珍贵的宝物或者珍宝,“发掘”表示挖掘或发现。
  14. 朽骨无精魂:“朽骨”表示腐朽的骨头,“精魂”表示精神或灵魂。
  15. 景昭去何处:“景昭”可能是指光明或者显赫,“去何处”表示去哪里或到哪里去。
  16. 芳草悲颓垣:“芳草”表示花草茂盛的地方,“颓垣”可能是指倒塌的墙垣或者废墟。
  17. 县官供衣食:“县官”可能是指地方官员或官府,“供衣食”表示提供生活必需品。
  18. 当时多子孙:“当时”可能是指过去或现在,“子孙”表示后代或后代人。

《感兴二十七首》通过这些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诗句,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感慨。这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社会、人性等方面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