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木生高冈,枝疏上指天。
雨露非有私,蟠踞几何年。
荛子寝其下,山鸟栖其巅。
匠石过不睨,生理得自全。
皮为野火烧,根为蝼蚁穿。
空中不足恃,一朝踣而颠。
上有千岁藤,相依久缠绵。
树犹不自保,尔藤何足怜。

【注释】恶木:指枯死、病弱的树木。蟠踞:盘踞,盘旋。樵夫(荛子):砍柴人。匠石:木工。生理:生计。

【赏析】此诗为《续感兴二十五首》之第二首,作者借物喻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全诗通过描绘树木的生长过程,揭示了生命的顽强与脆弱,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

恶木生高冈,枝疏上指天。

雨露非有私,蟠踞几何年。

——第一句写恶木生长在高高的山冈之上,树枝稀疏向上伸展,直指蓝天。这一句描绘了树木生长的高大威猛之势。

荛子(砍柴人)寝其下,山鸟栖其巅。

匠石过不睨,生理得自全。

——第二句写砍柴人住在树下休息,山鸟栖息在树巅。这句描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

皮为野火烧,根为蝼蚁穿。

空中不足恃,一朝踣而颠。

——第三句说树木的树皮被野火烧毁,根部被蝼蚁穿洞。这句反映了树木在自然灾害面前的脆弱性。

上有千岁藤,相依久缠绵。

树犹不自保,尔藤何足怜。

——第四句写山上有千年长的藤蔓紧紧依附着大树,两者相依相偎,共同生存。然而,这棵大树却无法保护自己,显得如此无助。这里的“尔藤”指的是那棵大树,而“尔”则表示谦辞,意指自己。

这首诗通过对树木生长过程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它启示我们要尊重自然,珍惜生命,同时也要意识到生命的脆弱和短暂。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珍惜身边的一切,与自然和谐共处,让生命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