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我折弦琴,弹君不调曲。
此材从何来,妙斫峄阳木。
一奏唱离鸾,再和弹别鹄。
音响无人知,清绝过如玉。
若人太古民,不肯堕尘俗。
写兴希夷前,袖手澹无欲。
彼哉纨裤儿,下视等毛粟。
怜我来乡村,妙诗时往复。
相思隔碧云,清啸振幽谷。
老我空自怜,赖君时击触。
知音古来稀,不数晋荀勖。
纷纷筝笛耳,勿与相徵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棣的作品。它借物喻人,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离别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友情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

首句“借我折弦琴,弹君不调曲”,借用了古代典故,表示友谊深厚,即使对方才华出众,也愿意为其弹奏一曲。这里的“不调”可以理解为不和谐的旋律,也可以理解为不合时宜的曲子。

接下来的诗句,“此材从何来,妙斫峄阳木”,则是在赞叹友人的才艺。峄阳木是一种珍贵的木材,被用于制作琴瑟等乐器,因此这里的“妙斫”可以理解为用峄阳木制作的琴瑟非常出色。

第三句“一奏唱离鸾,再和弹别鹄”,则是在表达诗人与友人的离别之情。这里使用了两个典故,一是“离鸾”,出自《楚辞·招魂》,指的是别离的场景;二是“弹别鹄”,出自《庄子·逍遥游》,指弹着鹤鸣声,形容人高远而孤独。这里暗示了诗人与友人即将分别,心情惆怅。

接下来的诗句,“音响无人知,清绝过如玉”,则是在赞美友人的才华。这里的“音响”可以理解为声音,“清绝”则是指清雅脱俗。整句的意思是说,虽然友人的琴声无人知晓,但其音韵优美,如同美玉一般清雅。

接下来的句子,“若人太古民,不肯堕尘俗”,则是在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敬意。这里用了两个典故,一是“太古民”,指远古时代的人民,二是“堕尘俗”,意为脱离尘世。整句的意思是说,如果像友人这样的人能够保持纯真,不被世俗所污染,那么他就值得尊敬。

接下来的诗句,“写兴希夷前,袖手澹无欲”,则是在表达诗人自己的心情。这里的“希夷”一词出自《庄子·大宗师》,指追求道的境界。整句的意思是说,诗人想要效仿古人,追求道的境界,但目前却无法做到,只能袖手无为,淡然处之。

最后几句则是在表达诗人对友情的看法。他感叹道:“彼哉纨裤儿,下视等毛粟。”这里的“纨裤儿”是指穿着华丽衣裳的贵族子弟,而“毛粟”则是一种植物,生长在山野之中。整句的意思是说,那些纨绔子弟们只会欣赏华丽的风景,却不懂得欣赏山野之美。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于诗人与友人这种纯洁友谊的珍视。

最后一句“怜我来乡村,妙诗时往复”,则是在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里用了一个典故,即屈原的《离骚》。整句的意思是说,诗人怀念友人来到乡村的美景,时常吟咏着妙诗以寄托自己的情感。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通过描绘友人的音乐才华、离别之情、追求道的境界以及友情的美好,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和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