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生如雀雉,随气更变易。
卵生如鹅鸭,不交无羽翼。
人死心不灭,化作秋柏实。
俄顷复为人,万化无终极。
庄周固尝云,知命故不惑。
我生异草木,未可从横直。
纵然反常理,一二于万亿。
种禾不生豆,此喻要嘿识。
这首诗是一首关于生命和死亡的诗歌。诗中表达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以及人们对生死的思考和感慨。
第一句“化生如雀雉,随气更变易”描述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生命如同鸟雀和雉类一样,随着气流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里的“化生”指的是生命的起源,而后面的“随气更变易”则强调了生命的脆弱和不可预测性。
第二句“卵生如鹅鸭,不交无羽翼”进一步说明了生命的形态和特点。鸟类通过产卵的方式来繁殖,而人类则通过生殖细胞的结合来繁衍后代。这里的“卵生”是指鸟类和其他动物通过产卵的方式进行繁殖,而“鹅鸭”则是比喻人类和其他生物。由于人类没有像鸟类那样的羽毛翅膀,所以不能像鸟类那样飞翔。
第三句“人死心不灭,化作秋柏实”表达了人们对于生死的看法。虽然人死亡后身体会消失,但人们的精神或意识并不会随之消失。死后,人们可以成为植物的一部分,就像秋天的柏树结出了果实一样。这里的“秋柏实”象征着死后的生命形式,即灵魂的存在。
第四句“俄顷复为人,万化无终极”则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虽然人们死后会变成柏树果实,但这个过程只是暂时的。在短暂的时间内,人们又重新回到了人的生活中,而万物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这里的“俄顷”表示很短的时间,而“万化”则形容世间万事万物都在不断的变化之中。
第五句“庄周固尝云,知命故不惑”引用了庄子的观点,强调了对生死的认识可以使人不为生死所困惑。庄子认为,了解生命的真相可以帮助人们超越生死的困扰,从而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第六句“我生异草木,未可从横直”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独到见解。他认为,每个人的命运和遭遇都是不同的,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结为正或邪、好或坏。这里的“异草木”意味着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其独特性和不同之处,而“未可从横直”则表示不能简单地将人的行为归结为善恶或好坏。
第七句“纵然反常理,一二于万亿”则是对前面观点的补充和深化。即便有人违反常规,违背了大多数人的想法,但这只是少数情况,并不能代表全部。这里的“反常理”指的是违背常规的做法或行为,而“一二于万亿”则强调了这种例外只占少数,不足以影响整体的情况。
最后一句“种禾不生豆,此喻要嘿识”则是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诗人以种禾不生豆的比喻来说明生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豆子需要经过播种、生长、成熟等过程才能收获,而种子本身并不具备这些条件。同样,人们的生命也需要经历各种阶段和过程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这里的“此喻要嘿识”表示这个例子需要仔细思考和理解,才能真正领悟到其中的道理和应用。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生命现象的描绘和对生死问题的探讨,展示了诗人对于生命的独特理解和深刻感悟。诗中的“化生”、“卵生”、“人死心不灭”等词汇形象地描绘了生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的敬畏和珍惜之情。此外,诗中的引用和比喻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深入思考。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深沉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