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氏啬而生,并力攻一境。
深入黑暗中,杳杳无光景。
佛氏定而死,百动不离静。
了了谁在眼,莫掇水中影。
终然归空无,用处各驰骋。
纷纷堕此中,未悟此二柄。
漂流馀千年,谁能折锋颖。
邈哉我前修,忠信得要领。
【注释】
老氏:老子。啬( sè ):节俭。生:指《淮南子》中的《原道训》。并力攻一境:集中力量攻击一个目标。深入黑暗中,杳杳无光景:深入黑暗之中,看不见光明。杳杳:形容昏暗。
佛氏:佛教家。《楞严经》说:“如来藏”是“真如”的分身,是佛性,所以叫“佛氏”。定:禅定,指心念专一,不为外物所动。百动不离静:《楞严经》说:“万法皆空”,一切现象都是空的,没有固定的形态,所以百动不离静。了了谁在眼:了了(明白)谁在眼(眼中)。了了:清楚明白。莫掇水中影:不要拿水里的倒影去捞它,即不要执迷于幻相。终然归空无:终究归于虚无。用处各驰骋:各有施展之处。驰骋:自由自在地奔驰。
纷纷堕此中:纷纷坠落在这中间的境地里。未悟此二柄;未能理解“老”、“释”两家学说的根本区别。二柄:两个把柄。
漂流馀千年;飘流辗转了千年。谁能折锋颖:谁能折断锋利的刀锋?锋颖:刀锋。
邈哉我前修:远矣,我先前的圣贤。邈( mào):远,长。我前修:指前代的圣贤。
忠信得要领;忠诚老实和诚信是最重要的东西。要领:关键所在,要点。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对佛家、道家两种思想的理解和认识。诗的前半部分从“老”、“释”两派思想上的对立出发,通过对比,突出“佛氏”与“老氏”思想的不同,进而指出“佛氏”之教的虚无主义倾向及其危害,而强调“老氏”之教的积极意义。后半部分则着重阐述“老氏之教”的核心内容,即“以柔制刚”的思想。诗的语言简练,寓意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