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美白瓷盏,规模来定州。
先生文字饮,独酌无献酬。
咄哉石女儿,不作蛾眉羞。
怜我老寂寞,赤手屡拍浮。
子顽不乞火,我醉不惊鸥。
无情两相适,付与逍遥游。
诗句解析
1 彼美白瓷盏 - 描述的是一白瓷制成的酒器,形状像覆杯。
- 规模来定州 - 这里“规模”可能指的是酒器的尺寸或形状,而“定州”可能是制作这个瓷器的地方。
- 先生文字饮 - “先生”指代诗人自己,“文字饮”暗示使用笔和墨进行书写或绘画。
- 独酌无献酬 - “独酌”即独自饮酒,没有其他人物陪伴。“献酬”在古代指敬酒和回敬,这里可能表示诗人饮酒时不与人交流。
- 咄哉石女儿 - “咄哉”是感叹词,“石女儿”可能是指小石人或石头制作的艺术品,它们在水中或岩石上显得生动。
- 不作蛾眉羞 - 这里的“蛾眉”通常用来形容女性美丽的眉毛,诗人通过这句话可能在描绘小石人的美貌,但同时也带有一丝讽刺的意味,因为小石人本身并没有真正的情感,所以不会感到羞愧。
- 怜我老寂寞 - “老寂寞”表达了诗人因年长而感到孤独的情感。
- 赤手屡拍浮 - “赤手”可能指的是没有工具辅助的手,“拍浮”是一种水上活动,如划水或游泳,诗人用这个动作形容自己在水上游玩的状态。
- 子顽不乞火 - “子”可能指的是小石人或石头,“顽”在这里可能表示固执或不知变通,“乞火”意为请求点燃火焰,诗人可能在说这些小石人虽然固执,但在诗人面前并不会感到恐惧或退缩。
- 我醉不惊鸥 - “我醉”指诗人已经醉酒,“惊鸥”意指惊动水中的鸥鸟。诗人可能觉得自己喝醉了也不会被周围的环境所打扰或惊吓。
- 无情两相适 - “无情”可能指的是小石人或石头,它们对诗人的行为没有任何反应或评价。而诗人则在这种环境中找到了自由和舒适。
- 付与逍遥游 - “逍遥游”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强调超脱世俗束缚,自由自在地生活。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出自己对这种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译文
那是一个洁白如玉的酒杯,其形状仿制自古代定州的陶瓷。
先生以笔墨为伴饮酒,独酌时无人相伴,也没有人敬酒回赠。
哦,那些小石女人们,她们不会羞涩,因为没有真正的感情。
可怜我年岁已高,感到孤单寂寞,常常独自一人在水中嬉戏。
那些顽石们,即使面对我也不会害怕,因为我醉了,它们也不会因此而惊慌。
我和它们之间没有情感的羁绊,彼此相容,享受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想象力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独特感悟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诗中以一个白瓷酒杯为媒介,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其中包含有作者对自然界、人生态度以及个人境遇的反思和领悟。诗人通过对小石人的描述,反映了他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感受,同时借由这些看似冷漠的存在,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自由、孤独和自我解放的渴望。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和对简单、自然生活方式的向往。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够领略到古代文人的文学才华,还能够感受到那份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哲思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