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来访我,话旧乐复乐。
中年情义深,一别辄作恶。
子我皆客居,浮萍叹流落。
伤心缩地术,倒指赏月约。
鸡黍喜有期,书久懒不作。
是时困著愚,处处熬膏镬。
而子金石躯,坐受贫鬼缚。
传闻数日来,卧病清风阁。
况子贤主人,苓术富装橐。
子亦屡折肱,忍不急呼药。
大患缘有身,此理直糟粕。
要令文殊师,欲扣维摩诺。
人生馀几许,何事纷六凿。
殷勤今夜月,为我照寂寞。
【诗句翻译】
我来到稼隐的家,问候他近来的情况,和他一起谈论过去快乐的日子。虽然我们中年时情义深厚,但一旦离别,就总是有争执,甚至产生恶感。我们都客居他乡,生活像浮萍一般飘荡不定,感叹命运无常。伤心的是缩地术已经失去作用,倒指月亮,约定赏月之约。鸡黍饭是可喜的,期待很久了,却懒得去写作。那时困顿至极,就像愚公一样,忍受煎熬在炼丹炉前熬膏镬。但是您是金石般的躯壳,却要坐受贫困鬼的束缚。传闻他已经数日没有进食,卧病在清风阁中。何况您是个贤能的主人,用苓术和药物装点了行囊。你也曾多次受挫,怎能不急于寻求治疗?大的疾病往往源于自己,这个道理直截了当,只是一些糟粕罢了。要请文殊师来,想请教维摩居士。人生剩下的日子不多了,何必去追求那些纷扰之事呢?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与稼隐同是客居之人,彼此相知相惜,感情十分深厚,因此一见面就要谈旧事。然而由于两人性格不同,志趣也有所不同,所以一旦分别之后,就经常闹矛盾争吵,甚至发生恶感。这首诗就是写他们离别后的矛盾冲突。
开头两句是说:你来访我,我问候你,我们又谈起往日的欢乐来了。“问”字是全诗的关键,它表明两人之间存在着深厚的情谊。“话旧乐复乐”,既点明相聚的原因,又说明二人之间有着共同的情趣。“问”字还表明诗人对稼隐的关怀和牵挂,而稼隐则表现出对友人的关心和思念。
三、四句进一步写二人之间的友情:“中年情义深,一别辄作恶。”意思是说:我们虽然都到了中年时期,但是因为性格不合,所以一旦分别,就会发生争执和矛盾,甚至产生恶感。
五、六句转入正题:“子我皆客居,浮萍叹流落。”意思是说:我们都是客居他乡的人,就像浮萍一样漂泊不定,生活非常艰苦,只能感叹命运的无常和自己的不幸。
七八句是写诗人自己的处境和感受:“伤心缩地术,倒指赏月约。”意思是说:伤心的是失去了缩地术,倒着手指月亮,约定赏月的时间。这里的“伤心”是指诗人感到自己处境艰难,无法排遣心中的忧愁。而“倒指赏月约”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尽快回到家乡的愿望。
九到十二句是写稼隐的病情以及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鸡黍喜有期,书久懒不作。闻子病卧病清风阁,况子贤主人,苓术富装橐。”意思是说:听到你卧病在清风阁的消息,我很欢喜。听说你在贫病交加之中仍坚守自己的清高品格,我更是佩服你的贤明。而且你还用药物装了行囊(苓术),真是富裕啊。这些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稼隐的关心和同情。
十三到十五句是写诗人自己的遭遇:“子亦屡折肱,忍不急呼药?”意思是说:你也曾多次受伤,怎么就不能早点找药治疗呢?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担忧和无奈。
十六到十八句是写诗人对稼隐的安慰:“大患缘有身,此理直糟粕。”意思是说:最大的疾病是因为有了身孕,这个道理很直接,就像糟粕一样不值得一提。这些描写反映了诗人劝慰对方不要过于忧虑的心情。
最后两句是写诗人的祝愿:“要令文殊师,欲扣维摩诺。”意思是说:希望你能够听从佛法,不要再和我争辩什么了。这里的“文殊师”指的是文殊菩萨,“维摩诺”则是维摩诘的典故。这些描写表达了诗人希望朋友能够放下心中的负担和烦恼,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的愿望。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感人,是一首送别佳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