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入东郊雪渐融,熙熙天气报年丰。
万家灯火分明月,几处笙歌杂暖风。
短发已无丹可黑,衰颜犹有酒能红。
溪山容我闲来往,先具扁舟访钓翁。

【注释】

春入东郊:春天来临,万物复苏。

融:融化。

熙熙天气:和煦的天气。

报年丰:报告丰收。

万家灯火:家家户户的灯光。

分明月:明亮的月光。

几处:几个地方。

笙歌杂暖风:吹奏着笙箫的乐曲,伴随着暖和的春风。

衰颜:衰老的面容。

酒能红:喝酒能使面色红润。

闲来往:有空就来往。

溪山容我:溪流山峦容纳我。

先具扁舟访钓翁:先去准备一只小船,去拜访一个钓鱼的老翁。

【译文】

春天来了,大地回暖,雪逐渐融化了。和煦的春光预示着丰收年景。

每家每户的窗户都亮起了灯光,明亮的月光照在人们的脸上。

有几户人家还吹奏着笙箫,伴着温暖的春风。

我的短发已经花白了,但还有酒能使我的面颊红润。

溪水青山可以容我闲来闲往,我先去准备一只小船,去拜访一个钓鱼的老翁。

【赏析】

这首诗是写诗人游赏元宵佳节的所见所感之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喜悦与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首联“春入东郊雪渐融,熙熙天气报年丰。”点明题旨,说明时令是初春时节,大雪消融。“春入”点出季节,“东郊”表明地点,“雪渐融”说明时间。“熙熙天气”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万象更新的画面,同时暗示了新年的到来。“报年丰”则直接表达了作者对于新春的喜悦之情。

颔联“万家灯火分明月,几处笙歌杂暖风。”进一步描写了节日的氛围。“万家灯火”形象地描绘了节日之夜的繁忙景象,而“分明月”、“暖风”则渲染了节日的温馨与热闹。这两句不仅展示了节日的盛况,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与享受。

颈联“短发已无丹可黑,衰颜犹有酒能红。”则是诗人自况的抒情之作。“短发”与“衰颜”形成鲜明的对比,既表现了诗人岁月的痕迹,也透露出诗人对青春逝去的感慨。然而,“酒能红”则巧妙地将这种感慨转化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即在岁月的流逝中依然要保持乐观的心态。

尾联“溪山容我闲来往,先具扁舟访钓翁。”则是诗人对未来生活的畅想。“溪山”与“闲来往”勾勒出了一幅宁静美好的山水画面,而“扁舟访钓翁”则展现了诗人向往自然、追求简朴生活的愿望。这两句不仅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展望。整首诗以清新的语言、优美的意象,描绘了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场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