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古何妨语笑新,宁忧勋业镜生尘。
芙蓉露下三更月,葡卜风前七尺身。
偶尔忘怀非造理,或然闭目独凝神。
老身疏懒无迎送,高卧从人话隐沦。
【注释】
- 貌古:外貌古拙。语笑新:言谈举止新颖。宁忧勋业镜生尘:不要担心功勋事业像磨拭的镜子那样蒙了灰尘。
- 芙蓉:芙蓉花,即荷花。露下三更月:夜深人静时,月光如洗。葡卜(guō bù):指葡萄树。风前七尺身:身姿挺拔如葡萄藤。
- 偶尔忘怀非造理:偶尔忘记这些道理。或然闭目独凝神:偶然闭上眼睛,独自沉思。
- 老身疏懒无迎送:年老体衰,懒得应酬。高卧从人话隐沦:高枕无忧,随和地与人们谈论隐逸之事。
【赏析】
《述怀三首用前韵寄本存》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组诗作品。此组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西元一〇八二年),是诗人晚年闲居颍州时期的作品。其中第一首为自叙平生经历;第二首以“貌古何妨语笑新”开篇,点明自己虽容貌古拙却能言笑自如;“宁忧勋业镜生尘”则表明自己不惧功名利禄,即使像磨拭的镜子那样蒙了灰尘也不忧虑;“芙蓉露下三更月”句写景,暗示了自己在深夜中独酌而发感慨;“葡卜风前七尺身”则暗指自己身如葡萄藤般挺拔。接下来,诗人又以“偶尔忘怀非造理,或然闭目独凝神”两句表达了自己偶尔忘记这些道理、偶或闭目沉思的独特心态。最后,“老身疏懒无迎送”一句写出自己因年老体衰、懒得应酬;“高卧从人话隐沦”则表明自己随和地与人们谈论隐逸之事。
这首诗表达了苏轼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自身命运的坦然接受态度。全诗语言自然流畅,意境深远,体现了苏轼豁达的人生哲学和高尚的品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