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寺

野寺看红叶,县城闻捣衣。
自怜痴病苦,犹共赏心违。
高阁正临夜,前山应落晖。
离情在烟鸟,遥入故关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野寺》是唐代诗人雍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雍陶,字国钧,唐朝成都(今四川成都市)人。出身贫寒,但文学成就颇高。他曾在文宗大和八年考中进士,并曾任侍御史。《野寺》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寺的静美与禅意,传达了诗人对人迹罕至的幽深环境的独有体验。

《野寺》这首诗的开篇“野寺不逢僧,修廊且缓行”,描绘了在荒废的寺庙中偶然踏入,却未遇到任何僧侣,只能独自漫步于那被岁月侵蚀的走廊上的情境。这种情境带给人的是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孤寂。诗句中的“远烟平似水,高树暗如山”更是将一幅宁静而略带神秘的山中寺院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