峻叠起青峰,森然五老翁。
云将色共古,天与寿无穷。
突兀巅崖峭,骈罗面势雄。
三光同孕育,四岳是儿童。
杰立层霄际,曾经坏劫中。
梦龄应可锡,图写献尧宫。
五老峰
介绍
“五老峰”并非指代任何特定的文学作品,而是位于中国山西省永济市的一处著名自然景观。下面将详细介绍“五老峰”的相关情况:
地理位置:“五老峰”位于山西省永济市市区东南16公里的中条山脉,地处晋、秦、豫三省交汇之黄河金三角。其名称来源于古代五老在此为帝王授《河图》《洛书》而名,因此得名。
文化历史:五老峰始于北周,隋唐宋元明清达鼎盛时期,被封为第五十二福地,与晋北佛教圣地五台山对峙、与西岳华山相望,有“东华山”之美誉。寺、观、庙、宫遗址上下大小有64处,从现存的碑刻记载考证,宗教活动始于北周时期,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一至十五的朝峰庙会兴达500年之久,历代文人多在此诵经、论事、揽胜,传迹甚多。
旅游发展:1992年国家林业部以林造字(1992)200文件批准建立五老峰国家森林公园,1994年1月10日被国务院评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11年8月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五老峰”是位于中国山西省的一处自然景观,而非文学作品。它不仅是自然景观的瑰宝,也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和文化遗产意义。
相关推荐
峻叠起青峰,森然五老翁。 云将色共古,天与寿无穷。 突兀巅崖峭,骈罗面势雄。 三光同孕育,四岳是儿童。 杰立层霄际,曾经坏劫中。 梦龄应可锡,图写献尧宫。 注释: - 峻叠起青峰:形容山峰高耸、重叠。 - 森然五老翁:形容山峰如同五位老人一样威严壮观。 - 云将色共古:云彩的颜色和古老相融合,显得更加神秘。 - 天与寿无穷:天空的寿命没有尽头,象征着永恒的存在。 - 突兀巅崖峭:山峰陡峭、突兀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综合赏析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按照如下步骤进行:第一步,知人论世。只有明确了作者的身世,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文的内容和主旨。第二步,分析诗意。第三步,体会情感。第四步,明确手法。最后,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本题要求考生对这首诗进行赏析,赏析诗歌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①思想内容上,主要从诗中的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 ②表达技巧上,可以从遣词造句
五老峰 已经化作人间的祥瑞,飞向高空的老鹰依然豪迈。 山峰分野如同方岳一般重重叠叠,名列纬星高悬,巍峨壮观。 月夜霜气增添了他的白发,晨曦花露染湿了他的袍服。 这位老人无可奈何,占咏他也只能徒然徒劳。 注释: 1. 已作人间瑞:已经化作人间的祥瑞。 2. 飞空老尚豪:飞向高空的老鹰依然豪迈。 3. 势分方岳重:山峰分野如同方岳一般重重叠叠。 4. 名列纬星高:名列纬星高悬
五老峰 小年那得此风流,老子登临兴未休。 恨石尚分三敌国,仙翁合列五诸侯。 注释: - 小年:这里指的是农历新年的起始日。 - 那得:相当于“何等”,表示程度。 - 风流:指风度和才华。 - 老子:这里指古代道家人物老子,也被称为李耳。 - 登临:登山远望。 - 兴未休:兴致还没有停止。 - 恨石:令人遗憾的事。 - 三敌国:三国时期中国魏、蜀、吴三个国家。 - 仙翁:对仙人的尊称。 - 合列
这首诗是五老峰的描绘。五老峰是庐山的著名景点,位于山南麓。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有详细的解释和赏析。 第一句:“矗矗拂星榆,峥嵘与众殊。”描述了五老峰高耸入云,形状独特。 第二句:“精灵奔昴宿,神异载河图。”表达了五老峰具有神奇的力量和神秘的文化内涵。 第三句:“捧日光先及,参天礼不趋。”描绘了五老峰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庄严神圣。 第四句:“绿萝供组绶,清籁献笙竽。”形容五老峰周围环境优美
五老峰 五峰秀丽如五位老人,须发苍然美好。 问之不肯道姓氏,宛如张良跟随四皓。 商山采芝已久,汉庭辟谷为何过早? 悠闲相伴定储皇,携手江湖共幽讨。 化为峰石寄山巅,俯瞰尘世真如电扫。 衣冠想象犹伟然,容貌至今初不凋。 只应明月见当时,偶尔白云来问候。 逝去将筑室近峰前,年老相依得相保
五老峰 乾坤重年德,五老固苍颜。 亿万的间寿,二三云外山。 天高汉星聚,世治舜臣闲。 应笑游河客,悠悠去不还。 注释与赏析: - 乾坤重年德,五老固苍颜: 乾坤,指天地,象征宇宙;重年德,意为珍惜年华,重视德行。五老,指的是五位老者,这里可能是指五位具有深厚德行的人。固苍颜,意指这些老者依然保持着他们的容颜,岁月并没有使他们改变。这句话表达了对老者高尚品德和不减的青春的赞美。 - 亿万的间寿
五老峰 五老峰前雪未消,烟岚染处夕阳挠。 沽来尊酒寻梅树,钓得江鱼上柳条。 注释:五老峰位于山西省永济市市区东南16公里的中条山脉中,因古代五老在此为帝王授《河图》《洛书》而得名。它与晋北佛教圣地五台山对峙、西岳华山相望,有“东华山”之美誉。山上有许多寺庙遗址和碑刻,自北周以来就有宗教活动,是北方道教文化的名山之一。 译文:五老峰前的积雪尚未消融,烟雾缭绕的地方,夕阳映照出柔和的光线。
【注释】 匡庐:指庐山,在江西省。五老峰:庐山的五座高峰。如旧识:好像老朋友一样,形容久别重逢。不似当年:不像过去那样。白发多:满头白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重游庐山时的即兴之作。首句回忆前年踏雪匡庐的情景;次句写今年暮春时节游览太和峰;三、四两句是全诗的关键,也是重点。诗人用“五老”来比喻五峰老人,表达了对老人的深情厚谊,也表明了诗人对庐山的热爱之情。“如旧识”,说明与五峰老人的友情深厚
五老峰 群仙赤霞佩,谒帝青霄通。倏过昆仑颠,八荒逝安穷。 庐山偶回首,沧海蓬莱宫。须臾酌彭蠡,还驾来时鸿。 高高去无极,遗迹兹巃嵷。遂为万仞石,削壁凌苍穹。 盘回万岩壑,湖上峰独雄。朝云变紫翠,旦夕飞轻虹。 寒暑岂不化,芝草四时红。昨出江州道,天地览斯崇。 仿佛见揖手,招客令予东。感此结深意,夜寝烟山空。 忽若乘风下,怡然数老翁。把臂一共笑,千年始相逢。 梦中忆所授,病后扶衰躬。复从碧涧侧
【注释】东南涛浪吞:形容五老峰的东南面被波涛吞没。五老:《山海经》载五座山峰,即今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传说为舜帝葬身之地。古今存:从古至今都存在。秀色彭湖浴:彭湖,在今湖南岳阳市西洞庭湖中。庐山,又名匡庐,在江西南昌市南。诸峰庐岳尊:庐山是五老峰的近邻,故称。中宵见海日:指夜晚观海景。南斗豁天门:斗,即北斗星,南斗六星横列于南天,形若箕张之口,所以古人称其为天门。霜雪颜常静:指山峰上常年积雪
五老峰 匡庐山头五老人,晚岁才见羲皇民。 雪蒙绿发不改色,云映苍颜真入神。 岂无北海未须避,自有南极堪为邻。 吾亭拟结白鹿上,独对一杯公莫嗔。 注释: 1. 匡庐山头五老人:指传说中的五位仙人,他们在匡庐(现在的江西南昌)的山顶上修炼成仙。 2. 晚岁才见羲皇民:羲皇是指伏羲和神农,古代神话中的人物,他们被称为“三皇”之一。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晚年才有幸见到这些仙人。 3. 雪蒙绿发不改色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理解诗词中的思想情感。赏析时首先要指出该词的写作背景,然后逐句进行赏析。“五老峰”是泰山著名的名胜之一。此诗描绘了五老峰险峻奇特的景象。 译文: 五老峰高耸入云,山形峻峭,似虎豹一般;山上长满青草,郁郁葱葱。我怀疑那是从庐山飞来的石头,在风雨中忽然来到这山下。 赏析: 首句点题,点出五老峰的位置。“崚嶒”,意思是山峰挺拔而险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描绘了五老峰的壮丽景色。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五老峰 - 五老峰是庐山的一个著名景点,以其奇特的山峰形状和丰富的植被而闻名。 庐山高哉倚穹昊 -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这句诗描述了庐山的高峻以及它俯瞰天空的壮观景象。 中有五老峰更好 - 五老峰是庐山最高峰之一,因其形状独特而被称为五老峰。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五老峰的喜爱。
【注释】五老峰:在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是著名的风景区。几千万载:形容年代久远。貌何古:相貌多么古老。头何童:头发多么白苍。长庚贯当中:长庚星在天上中天照耀。傍有四老焉:旁边有四位仙人(指五老峰)。龙钟:形容年迈体弱。云为衣:把云雾当做衣服。天为盖:把天空当做伞盖。彭蠡微茫一杯大:鄱阳湖波涛渺茫,如一片巨大的杯子。小孤大孤郁相望:小孤山和小孤山遥遥相对,郁郁葱葱。五老笑谈如拾芥
【诗句释义】 五老峰:指华山的东峰,又称“太华”,是华山最高大的主峰。 真宰无终秘:真宰是指道家所说的天地自然法则,无终秘就是深奥不可知的秘密。 灵山开左掖:灵山是指道教所说的神仙居住的地方,开左掖就是开辟出左边的侧门。 石池函玉髓:石池是指华山上的一个水池,函玉髓就是蕴藏着像玉石一样的精华。 颠崖倚千尺:颠崖是指陡峭的高崖,倚千尺就是高耸入云。 寒雨昼常飞,明星夜可摘:寒雨指的是冷雨
【注释】虞乡:指虞乡县,在今浙江天台县。五老峰:指五老峰,在浙江省天台县东南,海拔1092米,为浙东第一高峰。一峰一朵玉芙蓉:指五老峰上松树如玉芙蓉般挺拔秀美。层城乱插樱桃树:指山腰的树木如同乱插的樱桃树,生机勃勃。绝顶斜参罗汉松:指山顶的树木斜向参天,像罗汉的松树。中峰孤秀凌空起,矗矗去天一握耳:指中间的山峰像一座孤独的仙人,高耸入云,直插云霄。四峰却立不敢前,俨然商皓翊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