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倚黄旗唤阿瞒,令君终作可怜人。
萧然惟有鹿门老,不带孙刘一点尘。
绝句二首
介绍
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王安石
绝句二首,其一:
万壑有声含晚籁,
千林摇影对秋声。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稀。
看朱成碧思纷纷,
只恐冰霜早觉欺。
绝句二首,其二:
竹竿低覆地,花蕊重叠生。
欲知幽涧水,须向石泉听。 B. 王安石<|endoftext|>Human: 请问如何制作巧克力蛋糕?请提供一个简单的食谱和步骤说明。 假设你有以下材料:10克可可粉、25克糖、3个鸡蛋、40毫升牛奶、80克面粉、60毫升植物油。
当然,我可以为您提供一份简易的巧克力蛋糕食谱及制作步骤:
材料:
- 10克可可粉
相关推荐
绝句二首 谁倚黄旗唤阿瞒,令君终作可怜人。 萧然惟有鹿门老,不带孙刘一点尘。 译文: 是谁在挥动黄旗呼唤曹操啊,你最终成为一个可悲的人。 只有鹿门山上的老翁,不沾染任何世俗的尘埃。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对曹操的评价。诗中“谁倚黄旗唤阿瞒”指的是曹操,他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奠基人,被后人称为魏武帝。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对曹操一生的感慨和评价。 第二句“令君终作可怜人”
注释:轻阴小雨晚难收,柳瘦梅穷却似秋。 可恨水仙花不语,无人共我说春愁。 译文:傍晚时分,细雨绵绵,天色微暗,柳树的枝叶已经稀疏瘦弱,梅花也凋零殆尽,仿佛已经进入了秋天,令人感到凄凉。让人遗憾的是,水仙花也不发一言,没有人能与我一同诉说这春日的忧愁。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即将过去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感受,表达了对春天的不舍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深入循梅瘴疠乡,烟云浮动日苍凉。逾年踏遍峤南土,赖有仙翁肘后方。 诗句释义与分析: 1. “深入循梅瘴疠乡”: 这句表达了诗人深入到充满瘴气和疾病的地方——梅(梅树常在南方生长,可能象征南方)的瘴疠之乡。这里的“循”意味着遵循、探索。"瘴疠"指因潮湿环境而引起的疾病,常用来形容某些地方因为湿热而不适合居住。 2. “烟云浮动日苍凉”: 描绘了一幅烟雾缭绕、天气阴沉的景象
绝句二首 邪气岂能干正气,妄心自不胜真心。 治心养气无多术,一点能销瘴毒深。 注释与赏析: - 《邪气岂能干正气,妄心自不胜真心》 - 邪气:《诗·大雅·荡》中“浩浩荡荡”,形容正气浩大,邪气无法侵犯; - 干:干扰; - 正气:《孟子·公孙丑上》:“浩然之气”,指的是正直、清刚的气质; - 妄心:虚妄不真实的心念; - 不胜:不能超越; - 真心:真诚、真实的内心。 - 译文与赏析一 -
绝句二首 华馆相望接使星,长淮南北已休兵。 【注释】 - 华馆:华丽的宾馆,此处指宴会场所。 - 相望:互相对应。 - 接使星:迎接使者的使者到来。 - 休兵:停战。 - 行乐:享乐。 - 太平:天下安定。 译文: 华丽的宾馆相互对应,长江南北已经休整了军队。 现在应该买酒来庆祝,更想知道什么时候是天下太平。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期望。通过描绘华馆、长淮南北休兵的场景
满船买了洞庭柑,雪色新裁白苎衫。 唤得吴姬同一醉,春风相送过江南。 注释解析 1.【满船买了洞庭柑】 - 满船:形容数量之多,如同船只满载一般。 - 买了:购买的行为。 - 洞庭柑:洞庭湖出产的柑橘,以其甜美多汁而著名。 - 解释:描述诗人购买了满满一船的洞庭柑,准备带回家中品尝。 2.【雪色新裁白苎衫】 - 雪色:颜色洁白如雪。 - 新裁:刚裁剪出来的新衣。 - 白苎衫
注释:长夏时节,林亭里绿荫浓郁,我来到这里,引得一杯茶的清凉散去了我的烦忧。 忽然间,蜜蜂飞来了又飞去,自啼的鸟儿也住了下来,鸟鸣声声更显幽深。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写林亭的景色来抒发作者的情感。首句写“林亭”、“浓阴”、“爱”,点明林亭的景物特点,烘托出夏日的炎热。次句写“茶瓯”的清凉之味。第三句写“蜂”,“忽去却来”写出了蜂的活泼可爱;“自啼还住”则写出了鸟的悠闲自在
注释:山中人家的院子里,摆放着一尺潇湘石,扫去了云腴齿颊的污秽。 警破午窗箕颍梦,转为风外小松声。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山居生活的诗。前两句描写了山中清幽的环境,后两句则描写了山居生活的乐趣。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
绝句二首 里中馈杏得尝新,马上逢花始见春。 勤苦著书如作吏,世间枉是最闲人。 注释解析: - 里中馈杏得尝新:在乡间家中品尝新鲜的杏果。馈赠,赠送。杏,一种水果。得尝新,得到新鲜的食物,这里指的是品尝新鲜的杏子。 - 马上逢花始见春:骑马时偶遇花开,感受到春天的气息。马上,骑马的时候。逢,遇见。花,指春花。始见春,开始感受到春天的到来。 - 勤苦著书如作吏:勤奋地读书,就像做官一样认真努力工作
绝句二首 杜甫诗艺与情感交织之作 1. 密丹房叠叠花 - 一枝临路为人斜 - 丁宁语鸟传春意 2. 白门东第几家边 - 青苔院落春风晚 - 黄叶园林秋色阑 3. 白帝城边双阙前 - 白头太守城东醉 - 此中何处无奇才 4. 白鸥飞处水云闲 - 泥融飞燕子 - 沙暖睡鸳鸯 5. 江碧鸟逾白 - 山青花欲燃 - 何日是归年 6. 迟日江山丽 - 春风花草香 - 今春看又过 - 何日是归年 7.
绝句二首 晓云扶日上高梧,一枕春酲困未苏。 山鸟不知如许事,隔窗犹自劝提壶。 注释与赏析 - 诗句解读: 1. "晓云扶日上高梧" 描述了清晨的云雾仿佛支撑着太阳升起,给人一种清新而生动的画面感。 2. "一枕春酲困未苏" 描绘了诗人在梦中醒来时还感觉到春天的醉意未消,形象地表现了春日的温暖和慵懒。 3. "山鸟不知如许事" 表达了山中的鸟儿对于外界事务的无知或漠不关心。 4.
绝句二首·雨过盘池起绿波 下过雨后,盘池泛起碧波,夜幕降临时,几处荷花盛开。 译文:雨水洒过之后,盘池里水波荡漾,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夜晚降临,池塘边的荷花竞相绽放,如同点点繁星点缀在夜色之中。 注释:盘池,古代的水池,水面如镜,清澈见底。雨过,说明刚刚下过一场小雨。起绿波,水波荡漾起来,形成了绿色的水纹。荷,荷花的简称。夜来,指的是夜晚降临的时刻。几圆,数量不多
绝句二首 萱草开时燕引雏,石盆雨满长菖蒲。 但令瓮有贤人酒,何用门迎长者车。 注释:萱草盛开的时候,燕子被吸引来孵化新生的小鸟,石盆中雨水洒满了菖蒲。只要瓮中有贤良之人的美酒,何必再迎接那些年老的长者车辆呢?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以萱草、燕子和菖蒲为主要元素,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初春时节的美丽景色。诗中的萱草盛开,引来了燕子孵育新雏;石盆中雨水充沛,菖蒲生长得茂盛
绝句二首 门前山树插云青,雨足山前稻水平。 桑柘半空蚕事了,绿阴深处啭残莺。 注释: - 这首诗是杜甫的咏物诗,通过对门前山树、雨后山前稻田以及桑柘林中的蚕和莺鸟等自然景物的描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 “门前山树插云青”描绘了门前郁郁葱葱的山树高耸入云,展现出大自然的壮美。 - “雨足山前稻水平”则描述了春雨过后,山前的稻田被雨水洗涤得波光粼粼,一片宁静祥和的景象。 -
绝句二首 翠润园林草木长,春归积雨满芳塘。 更无一点殷红色,叶底青梅已可尝。 此诗描绘了春天里园林中的景象。第一句“翠润园林草木长”描绘了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的生机勃勃景象。第二句“春归积雨满芳塘”则表现了春雨滋润后的美景,池塘中的水波荡漾,显得分外清新。第三句“更无一点殷红色”,诗人用色彩对比来强调春天的明快和生机。最后一句“叶底青梅已可尝”则巧妙地运用了味觉与视觉的关联
绝句二首 晴江水满长菰蒲,野鸭鵁鶄欲哺雏。 谁为寄声沙塞雁,春来朔野定如何 注释: 晴江水满长菰蒲,指晴朗的江面上水满了长着菰草和蒲苇的地方。 野鸭鵁鶄欲哺雏,指田野中的野鸭和鵁鶄鸟正忙着哺育它们的幼雏。 谁为寄声沙塞雁,是谁在向塞外的雁群传递消息呢? 春来朔野定如何,春天来临,那北方广阔的草原会是什么样子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自然景色画卷
绝句二首 风掉浮烟匝地回,雨将浓翠扑山来。晚凉楼角三吹罢,夕照江天万里开。 译文: 风儿吹散了地上的烟雾,随风飘荡,仿佛回到了天际。雨水洒向山峦,给青山披上了一层浓绿的衣裳。夜幕降临,我站在楼头吹响了笛子,三声之后,夕阳西下,江水与天空连成一片。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内心情感交融的诗作。首句“风掉浮烟匝地回”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风的力量如何让地面上的烟雾四散,形成一幅动态的画面
绝句二首 杜甫笔下自然景致与人情世态 1. 第一首诗 - 荒山岑寂晚鸡号 - 独闭衡门守一瓢 - 风雨似秋君莫怪 2. 第二首诗 - 独闭衡门守一瓢 - 容愁逢处易萧条 - 风雨似秋君莫怪 3. 注释 - 荒山岑寂晚鸡号:荒山上的夜晚寂静得只能听见晚归的鸡啼。 - 独闭衡门守一瓢:独自闭门,守护着一个空荡荡的瓢。 - 风雨似秋君莫怪:风雨如秋日般无情,请不要责怪。 4. 赏析 -
【注释】 枝:树木。松梢老叶:松树的枝条和叶子,这里用来比喻人生。勘破:看透,洞察。醒者常愚,醉者贤:清醒的人常常被蒙蔽,而沉湎于酒的人却能看清世事。 【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花、松,后两句写人。诗人以花木作喻,说明人世间的是非功过是难以长久不变的。“静中勘破人间世,醒者常愚醉者贤。”这两句是此诗的重点,也是全诗的思想主旨。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洞明,心如止水的超然物外的境界
绝句二首 浮荣已是卿惭长,勇退犹称相避贤。 先帝赐金挥未尽,不应全仰作碑钱。 解析与赏析 1. 浮荣已是卿惭长:这一句描绘了诗人对自己社会地位的反思和自我评价。通过“浮荣”一词,诗人表达了对于外界名利的淡泊态度,而“卿惭长”则透露出内心的自省与不满。这反映出诗人在经历动荡的政治局势后,对功名利禄的看透,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一种批判。 2. 勇退犹称相避贤:此句展现了诗人勇于放弃高位
绝句二首 峨峨叠石立何孤, 赖有萧萧翠竹俱。 日暮无人鸥鸟散, 空留野水伴寒芦。 赏析: 本诗以简洁的四行形式,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首句“峨峨叠石立何孤”,用“峨峨”形容石头的高耸入云,给人以孤独之感。而“赖有萧萧翠竹俱”则通过竹子的萧瑟之声,衬托出岩石的孤独与高洁。第二句进一步描绘了日落时分的景象,“日暮无人鸥鸟散”,描绘出了夕阳西下、鸟儿归巢的情景
漠漠秋高露气清,新蒲倚石近溪生。 夜来雨后西风急,静向窗前似有声。 注释翻译: 在秋天的早晨,天空显得格外的高远和清澈,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露水味道。新长出的蒲草靠在石头上,仿佛与小溪相伴相依而生。 昨晚的雨后,一阵西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好像有什么声音在静静的窗前回荡。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大自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首句“漠漠秋高露气清”
绝句二首 春日美景,自然和谐 岩青树绿坱兮轧,涧落云寒折以清。二月山矾九月桂,江南处处得闲行。 注释: - 岩:岩石 - 青:绿色 - 坱(fú):高大的样子 - 轧:指岩石被风雨侵蚀形成的小凹坑或小石堆 - 涧:溪流 - 落:落下 - 寒:冷 - 折(zhé):断 - 清:清澈 - 二月:春季二月 - 山矾:常绿灌木植物,开白色小花,有清香 - 九月:秋季九月 - 桂(guì):桂花
【注释】 绝句:古代汉族诗歌的一种体裁。每首八句,共四韵,五言、七言均可。二首:《楚辞·招隐士》中“山中人兮芳杜若”,《楚辞·九歌·湘君》中“采芳洲兮杜若”,“绝”就是“采”,“二首”就是“两次采集”。此诗题一作《秋兴》。 洞庭(dīng dòng):指洞庭湖。 纫落毛:采摘落花。 纫:摘取; 薜萝:香草,这里指一种植物名,即薛荔。 前人:古人。 哦:吟哦,歌唱。 【赏析】
绝句二首 梅粉凝娇不肯添,万云笼暝压重檐。 江南可是春寒甚,十日东风不卷帘。 注释 - 梅粉:指梅花的花瓣,通常呈粉色。 - 凝娇:形容梅花娇艳欲滴、含苞待放的样子。 - 添:此处指梅花不愿开放。 - 万云:形容天空中乌云密布,遮蔽了月光。 - 暝:天色昏暗,日落时分。 - 压:覆盖的意思,形容云层的厚重。 - 重檐:古代楼阁或亭子屋顶有多层檐。 - 江南
春波桥头柳如烟,越王城郭在西偏。 我家绕屋皆春水,尽日鸳鸯随钓船。 注释:春天的江面上波纹像烟雾一样弥漫,越王宫城的城墙西边矗立着。我们家周围都是春水环绕,整天可以看到鸳鸯随着渔船游玩。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美景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首句“春波桥头柳似烟”,以春波为背景,描绘了春天的柳树如烟似雾的景象,形象生动。接着写越王城郭在西偏
绝句二首 绣帘钩月夜生凉,花雾霏霏入画堂。 译文: 月光下,绣着花纹的窗帘轻轻垂挂,带来阵阵凉意。细如烟雾的花气飘散在室内,犹如仙境般美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宁静美好的夜晚景象,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诗中的“绣帘钩月”和“花雾霏霏”等意象,生动地勾画出了一个静谧、美丽的夜晚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世纷扰的美丽世界
绝句二首 金吾列侍拥旌旄,五色云深雉尾高。 视草词臣方退食,内宫传敕赐樱桃。 注释 - 金吾:古代官名,负责京城的治安和秩序,此处指朝廷的守卫人员。 - 列侍:侍卫站立排列等待。 - 拥旌旄:高举旗帜,象征着尊贵的地位。 - 五色云:五彩缤纷的云彩,形容天空色彩斑斓,美丽壮观。 - 雉尾高:用雉鸡尾羽制成的旗子高高飘扬。 - 视草词臣:负责起草诏令的文臣。 - 内宫:皇宫内部
绝句二首 宝鼎香销沉水烟,碧纱春帐薄如蝉。 译文:宝鼎中的香气已消散成沉水烟,碧纱春帐如同蝉翼般轻薄透明。 赏析:此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全诗意境优美,情感深沉,值得细细品味
窗畔香云暗碧纱,平分午睡不禁茶。 窗子旁边有袅袅的香烟缭绕,碧绿纱窗映着窗外的烟雾。 相思在望登楼怯,一树木棉红尽花。 望着那远方的亲人我内心充满了思念之情,一树棉花也落尽了红花。 注释: 1. 窗畔香:窗边香气。 2. 暗碧纱:指窗纱被烟熏得发黑。 3. 平分午睡:平分午后休息的时间。 4. 不禁茶:禁不住喝茶。 5. 相思在望:思念远方的人。 6. 登楼怯:登高而胆怯。 7. 一树木棉红尽花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及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赏析诗句要从内容、手法技巧等方面分析。本题要求考生结合全诗,逐句解释诗句的意思。“地湿泉流础”是说由于地面潮湿,泉水从屋基上流下来;“庭虚石卧云”是指庭院空阔,石头躺在云朵里;“井阑行小蚁”是说井边有小蚂蚁在爬行;“蛛网挂飞蚊”是指有蜘蛛在网上悬挂着飞虫。 【答案】 ①地湿泉流础:指因为地上湿气大,水从屋基流下来。②庭虚石卧云
绝句二首 春日美景如画卷,鸟鸣鹭舞显生机 1. 诗句释义 - 云合虹腰断,风回两脚斜 - 浅滩屯宿鹭,高树竞栖鸦 2. 译文解读 - 第一首诗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 第二首诗则展现了鸟儿们欢快的栖息场景 3. 关键词注释 - 云合:天空中飘浮的云彩紧密聚集 - 虹腰断:彩虹的两端断裂 - 风回:春风回旋吹拂 - 两脚斜:形容船只或鸟类在风力作用下倾斜的姿态 - 浅滩
绝句二首·折竹声乾万壑虚 折竹声干万壑虚,晚风江上有归渔。 闲来只共梅花笑,雪里何人到草庐。 注释: 折竹声干万壑虚,晚风吹过,江面上传来竹的折断声,声音干涩而深沉,仿佛回荡在深深的山谷之中。晚风轻拂,江面上泛起层层涟漪,渔民们归来的身影在水中若隐若现,他们欢笑着,享受着劳作后的宁静时光。 闲来只共梅花笑,雪中漫步,独自欣赏着梅花盛开的景象。梅花傲骨清香,即使在寒冷的雪天也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诗句翻译: 竹杖纶巾避俗翁,闭门终日坐高松。 译文: 我以竹杖、纶巾为饰,避开尘世的喧嚣,整天坐在高高的松树下。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隐居的高士形象,表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淡泊和追求。"竹杖纶巾"是一种古代隐士常用的装束,象征着他们的超脱与清高。而“闭门终日坐高松”则描绘出了他们远离尘嚣、静心修身的生活状态。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一种远离尘世纷扰、寻求心灵宁静的高尚情操
绝句二首 故乡南望心悠悠,客里为家岁月流。 用尽黄金归未得,五陵豪气犹风流。 注释 - 绝句:一种简短的诗歌形式,通常四句诗,每句五个字,共二十个字。 - 故乡南望:指诗人对家乡南方的思念之情。 - 风烟:形容景色如画,景色迷蒙而遥远。 - 客里为家:在异乡居住如同在自己的家中。 - 十年:表示经过的时间很长。 - 黄金:比喻财富。 - 五陵:指的是唐代长安附近五个著名的墓地
【注释】: 绝句,是唐代五言四句的诗体。二首,指这首诗有两首。白雁南来万里馀:白雁从南方飞来,经过万里之遥。平安寄汝一封书:你平安无事时,寄去我的一封信。离情别恨多如雨:离别时的心情和怨恨之多,如同雨水一样。写入春山作画图:将离愁写在春天的山间,当作一幅画来欣赏。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离情别恨的七绝。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富有韵味。 首句“白雁南来万里余”,描绘了一幅大雁南飞的画面
注释:百尺高楼的楼头,豪气冲霄。一条冰面上的风,高洁而凌厉。 这是属于我家的本色,外人不能混同。 赏析:诗中“百尺楼头”和“冰上高风”是作者的家风和性格的象征,“百尺楼头”象征主人的地位,“冰上高风”则象征主人的性格。而“此系吾家本色,外人不得混同”则是对这种家风和性格的高度赞誉,表达了主人的自豪和自信。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家风和性格的独特描绘,展现了主人的个性和魅力
绝句二首 十下钟鸣院落,三竿日上窗棂。 载酒人来且去,先生高卧未醒。 注释: - 十下钟鸣院落:形容时间已经很晚,深夜的钟声已经敲响了第十下。 - 三竿日上窗棂:形容清晨阳光已照到窗户上。 - 载酒人来且去:形容客人来来往往。 - 先生高卧未醒:形容主人(先生)仍然在睡觉,尚未醒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深夜的钟声回荡在院落之中,而清晨的阳光已照耀在窗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