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从昔化文身,峻岳当天自有神。
秦帝刻碑三十载,越王栖甲五千人。
江连云气分南纪,海接星河近北辰。
必竟兴亡谁可料,但闻陵谷变飞尘。
会稽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衣冠从昔化文身,峻岳当天自有神。
秦帝刻碑三十载,越王栖甲五千人。
江连云气分南纪,海接星河近北辰。
必竟兴亡谁可料,但闻陵谷变飞尘。
注释: 1. 衣冠从昔化文身,峻岳当天自有神。 衣冠指的是古代的服饰,这里指代的是越王勾践。他的事迹被后人歌颂,成为了后世的榜样。峻岳是指高耸入云的山峰,这里是形容山势险峻。自有神是指这些山有自己独特的神性。 2. 秦帝刻碑三十载,越王栖甲五千人。 秦帝指的是秦始皇,他在统一六国后,下令在各地刻石记功。而越王栖甲五千人则是指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他曾经被吴国打败,后来卧薪尝胆,最终灭掉吴国
【注释】 会稽山:位于中国浙江省绍兴市,是中国古代文化名山之一。会稽山以山水秀丽、文物古迹众多而闻名于世。此诗即是咏怀会稽山的佳作。 职方:即职方氏,古代官名,负责天文地理之事。禹南巡:指大禹巡视南方,治理水患,使洪水归海。 窆石梅梁:指在会稽山上刻石立碑。窆(bi),埋葬;石梁,石制桥梁。 蓬莱: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借指会稽山。溟渤(bin bo):大海。溟,海;渤,大水。溟渤,大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会稽山》,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1. 稽山何崔嵬,奠此东南区。 - 解释:会稽山多么雄伟啊,它位于中国的东南地区。 2. 群山状趋附,万壑流萦纡。 - 解释:群山似乎都朝着这边来,无数的山谷蜿蜒曲折。 3. 畴昔大禹来,简计天下书。 - 解释:昔日大禹来到会稽山,这里记录着治理国家的法令。 4. 诸侯率麇至,万玉争凫趋。 - 解释
【注释】 会稽:今浙江绍兴市。 宅都:古时指京城长安。 东南:指长安。 銮舆:皇帝的车驾,这里指天子。 禹穴:大禹治水的遗迹,在浙江绍兴。 玉帛:古代进贡的玉器和丝织品,比喻朝贡的礼物。 缤纷:形容色彩繁多。 上计书:向皇帝汇报政绩的报告书。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安邑所作。安邑,即唐玄宗时的宰相张说。开元十四年(726),张说从东都洛阳被召回京师长安,次年就任宰相。他为政有方,深得民心
注释: 1. 自我行至越,因之成越吟:我走到越地,就用越语写成了《离骚》。 2. 会稽乃巨镇,拥拔天东南:会稽是大都会,占据着东南的要冲。 3. 东南谁开辟,大禹世所钦:是谁开辟了东南呢?大禹在世时是受到尊崇的。 4. 外方岛屿接,支子祧庙临:外方的岛屿接连着,支系的庙宇临近着。 5. 磬鼗或声谏,樏橇惟力任:有时用磬、缾敲起警钟来劝阻,衹有用人力来承担重负。 6. 收功黄熊化,画道应龙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