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晨霜露肃,爱此群山秋。
夭桃薄照日,乃是丹枫稠。
草花无名字,正类黄菊幽。
一筇步涧阿,聊复舒我眸。
雁声一何高,渺渺关山愁。
林间有橡栗,岁晚行可收。
冬初杂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今晨霜露肃,爱此群山秋。
夭桃薄照日,乃是丹枫稠。
草花无名字,正类黄菊幽。
一筇步涧阿,聊复舒我眸。
雁声一何高,渺渺关山愁。
林间有橡栗,岁晚行可收。
今晨霜露肃,爱此群山秋。 霜降后大地一片肃杀,我热爱着这些连绵的高山和秋天。 夭桃薄照日,乃是丹枫稠。 娇嫩的桃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娇艳,而那些红叶密集的枫树却显得格外稠密。 草花无名字,正类黄菊幽。 野草没有名字,它们就像黄色的菊花一样幽静。 一筇步涧阿,聊复舒我眸。 我一边用筇(一种竹制的手杖)踏过小溪,一边舒展着我的目光。 雁声一何高,渺渺关山愁。 大雁的叫声多么响亮,让我想起了那遥远的关山
【解析】 1.“冬初”是时间,“杂兴”是诗歌类型。 2.翻译时要注意关键字词的意思。“载”“樵”“薪蒸计”是动词,要译为动作;“松栎稀”是名词,要译为名词;“葺”“废”“完”是动词,要译为动作;“定分”“生理”是名词,要译为名词。 3.“赏析”是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形式的鉴赏能力。“赏析”,就是对作品的思想感情、艺术手法、语言特点等进行分析评价。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内容、手法等来分析
【注释】 1.杂兴:即随兴而作,不拘一格。 2.报我明朝霜:指钟声响彻云外,告知我明天霜降。钟声与“霜”谐音,故用此典。 3.篱落暝雀惊:黄昏时,鸟雀惊飞,因天色已晚。 4.原野昏鸦翔:傍晚,乌鸦在野外盘旋飞翔,因天将黑。 5.杖策归茅茨:手持拐杖返回茅屋,形容诗人晚年归隐田园的情境。 6.偶一歌慨慷:偶尔吟咏慷慨激昂之作。 7.千载有我辈:千年之后,还有像我这样的人。 【赏析】 《冬初杂兴》
【解析】 本题为综合考查题,既考查诗句内容,又考查诗歌鉴赏。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并结合重点字词的释义和意境的理解进行分析。“柿叶平篱根”的意思是:柿子叶子平铺在篱笆根上。“识字有何补,随尔忧患繁。”的意思是:读书有什么用处呢?忧愁和祸乱总是接踵而来。“先生晚始悟”的意思是:先生晚年才开始领悟。“无术鸠田园”的意思是:无法治理国家,只好隐居山林
译文: 初冬的残花与新蕊,不共横斜枝。 摧谢得清峭,独照冰霜时。 寒梅正如此,他木乃变衰。 此由观世物,特以厄见奇。 古云桑落节,当有新醪篘。 得秫酿几何,拨瓮香浮浮。 醇熟不足计,醒醉亦自筹。 得酒乃径饮,无酒亦可休。 绝怜未知道,颠倒阮与刘。 百年有事业,遑云逃糟丘。 注释: 1. 残花与新蕊(残花和新生的花) 2. 不共横斜枝(不与横斜的树枝共同存在) 3.
【注释】 杂兴:即“杂咏”,诗歌体裁之一。 种麰麦:《诗经·周南·芣苢》有“采采芣苢,薄言采之”句,《毛诗序》云:“《芣苢》,后妃之美也,风行而草偃,兵厉而运平。”《芣苢》一诗写女子采芣苢以自娱,此诗借指妇女的劳作。 覆块青茸茸:指覆盖着青草的土块。 兹物:此物。 沟作棋道通:田间的小水沟纵横交错,就像棋盘一样。 江南地力瘠:江南地势低洼,土地贫瘠。 粳稌(jīng rú):粳稻和稌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