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岳到江尽,招提岳秀中。
飞楼上乔木,清梵俯冥鸿。
鹤去泉犹在,台存法更雄。
望终三楚胜,清兴迥无穷。
岳麓寺
相关推荐
【解析】 本题是一道诗歌鉴赏题,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准确细致地把握诗歌的内容,包括诗歌的主题、思想情感、艺术手法和语言特点等。同时要结合诗中的关键词语和诗句进行分析,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意境,并据此进行赏析。本题考查了对这首诗词的理解和赏析。 (1) 岳麓寺是湖南长沙市著名的古刹,相传为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一。此诗首联“衡岳到江尽”意思是:衡山延伸到江水尽头。“招提岳秀中”意思是
诗句原文: 初投旱海戈,忽整潇湘枻。彭蠡镜中行,洞庭天外倚。 注释解释: - 初投旱海戈:这里的“旱海戈”可能象征着在艰难环境中的奋斗与坚持。 - 忽整潇湘枻:潇湘是湖南的两条重要河流的名字,这里用“枻”即船桨来比喻,意味着突然改变方向或态度。 - 彭蠡镜中行:彭蠡湖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湖之一,以镜子般的水面和宁静的环境著称。在这里,“镜中行”可能表示心境上的平和与超然。 - 洞庭天外倚
【注释】 携杖:拿着手杖,意为游山。抱琴:抱着琴。台上坐:坐在台上。江山:指山水。 【译文】 在溪边我带着手杖,在台上我抱着琴坐着。我欢喜地看到江山,江山却忧愁地看着我。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游览岳麓寺时所见到的美景及心情的诗。首句“携杖”点明出游的目的,“溪边听”,表明了地点是在山中溪流之畔。次句“抱琴”,说明诗人正在山上弹奏琴曲,这既是他游览时的兴致所致,也是他的一种自我娱乐方式。三
岳麓寺 岳麓知名寺,幽寻到眼边。 林深不见日,山静只闻泉。 便欲呼舟去,聊为借榻眠。 明朝游历处,都在小窗前。 译文: 岳麓寺是知名的名寺,我独自前往探访。 在林间深处找不到阳光,只能听到泉水的声音。 打算乘船离去,暂时借宿一宵。 明天再游览,那些景点都在小窗的附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岳麓寺的幽静美景。诗人独自前往寺庙,寻找着那被森林包围、难以觅见阳光的地方。在深深的树林中
【注释】 岳麓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 百丈梯:指从岳麓寺门前到寺内登山的台阶,共有一百级。 烦想:这里指烦闷,烦恼。 涤:洗涤,清除内心的杂念。 灵溪:指山间清泉。 【译文】 古老的树木与白云齐高, 从岳麓寺门前到寺内的石阶有一百多级。 我来到这里心里烦乱不堪, 仿佛是从灵溪边走过。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岳麓寺的诗。首句写寺院周围林木葱郁,云海茫茫,与寺院浑然一体,境界十分开阔
岳麓寺 霁景映苍麓,岚光泛层峦。 清和惬幽步,窈缭穷遐观。 偶与文会俱,未觉心赏阑。 一窗奥明具,万象高下宽。 城郭隐沙际,庙宫见林端。 引涧日流厨,取泉时出山。 摩挲云杉去,惆怅烟竹寒。 嘤鸣感伐木,肥遁思考槃。 邹公有荒台,百世名不刊。 悠悠湘波去,使我空长叹。 译文: 雨后的天空晴朗明亮,景色映照在苍翠的山麓上,山间的云雾缭绕,层层叠叠。清新的气息让人感到舒适,我漫步在幽静的小路上
【注释】 碧藓苍苔路几重,禅关终日白云封。 定中老衲须眉古,春尽深山草木浓。 百丈寒流朝洗钵,数声空翠晚鸣钟。 六朝风景虚岑寂,剩有岩前一树松。 【赏析】 岳麓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岳麓山上,为长沙名胜古迹之一。此诗为诗人登临岳麓寺后所作,表现了作者对岳麓寺的热爱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 第一句“碧藓苍苔路几重”,写岳麓寺周围环境之幽静。诗人从寺外远眺,只见层层青苔,郁郁葱葱。他沿着山路
【注释】 万林围一岭:指四周林木丛生,环绕着山岭。万林,周围很多树林。 古寺仰白日:古老的寺庙面向太阳。仰,面向。 亭午后:亭子中午时分。亭子,古代的一种建筑,供人休息或观景。 峰阴落崷崒(zù):山峰的阴影落下,显得峻峭而陡峭。崷崒,形容山峰的陡峭。 长风起:一阵大风刮起。 萧瑟:风吹草木发出的声音。 寒声沈溪涯:寒冷的风声在河岸边回荡。 凄慄(lì):因恐惧、悲伤而发抖。 老僧寂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