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萤腐草化,芝菌出枯朽。
形质但变迁,中有一物久。
既为谊夫赋坟庐诗乃蒙和韵再成十首为谢兼简韶美以资一噱
相关推荐
秋夜,萤火虫在腐草中飞舞,而灵芝、菌类的孢子从枯死朽木上长出。 它们的形状和本质都随时间而改变,但其中总有一样东西是长久不变的
注释: 1. 大道无关键,人人悉可窥。 译文:大道没有关键点,每个人都可以观察。 2. 超然明日用,了不碍云为。 译文:超越尘世的明理使用,并不妨碍云彩的飘荡。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抒怀的作品。诗人以“道”作为全篇之眼,通过对比古今人的态度和行为,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一句“大道无关键,人人悉可窥”,诗人表达了对大道的理解——大道并没有特定的关键点,每个人都可以观察到其本质
诗句释义: 1. 伏羲画卦后,文字积丘山。 2. 谁知圣人意,要妙唯一言。 3. 既为谊夫赋坟庐诗乃蒙和韵再成十首为谢兼简韶美以资一噱 4. 伏羲画卦后,文墨如山堆。 5. 谁能理解圣人的深意,唯有一句话最精妙。 6. 既然有谊夫写了坟庐诗,我也跟着写了和韵诗。 7. 再次创作了十首诗来感谢他,并简要地提及韶美以引起一些笑声。 译文: 1. 自伏羲绘制八卦之后,文字如同山一般堆积。 2.
【注解】 仲尼:孔子,即孟子。六经:《诗经》(《国风》《小雅》《大雅》《颂》)《尚书》(《尧典》《洪范》《大禹谟》《商书》等)、《春秋》(鲁隐公、桓公、庄公、闵公、僖公、文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哀公)《周易》(《易传》和《卦象》)《礼记》(《曲礼》、《檀弓》、《王制》等)、《春秋左传》(《左氏春秋》)《国语》(《齐语》、《晋语》、《楚语》、《吴语》、《越语》、《宋卫策》、《鲁论》
【注释】 既:已经。谊夫:即韩谊,字子高。坟庐:坟墓。蒙:承蒙。和韵:和韵诗。一成:一首。谢:道歉。简:问候。资:增加。噱(yuè):开玩笑。 【赏析】 《与韩谊书》是唐代诗人韩愈写给朋友韩谊的一封信。信中的诗句“黑白未分时,几人知此著”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政治等许多问题的看法,以及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和抱负。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黑白尚未分明的时候,有多少人能够理解你的想法呢
注释: 1. 忘机海上游,鸥鸟下为侣:忘记世俗的烦恼,在大海上游,与鸥鸟为伴。 2. 入山莫怖畏,猛虎即是汝:进入山林不要害怕,猛虎就是你。 3. 十首:这里指和诗的数量是十首。 4. 兼简韶美以资一噱:同时也写一封信给韶美以博取一笑。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世俗的超脱和豁达。通过描写自己忘却尘世烦恼,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精神境界。同时
注释:法法本来都是空,无垢也是没有净。 直向异类去行走,怎么会失去正性。 译文:法本空寂,无垢无净,直行于异类,怎会失其本性? 赏析: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佛法的理解和领悟。他认为佛法的本质是空寂的,没有垢污也没有净净,这就是佛法的本质。他通过直行于异类,表达了他对佛法的理解,即佛法并不是一种固定的教条或者规则,而是需要我们自己去实践和领悟的。他反对那些固守教条,不知变通的僧侣们
注释:漏泄春光的地方,山中寒冷已经开满了梅花。痴儿原来就不懂得欣赏,需要等到百花盛开才能知道。 赏析:本诗通过描写春天山中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感悟。诗人在山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同时也思考着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他感叹自己作为一个痴儿,无法理解和欣赏自然的美,只有等待百花盛开时才能真正领略到大自然的魅力。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
【注释】 1. 谊夫:即刘谊夫,作者的朋友。 2. 坟庐:坟墓。 3. 和韵:应和别人的诗歌。 4. 一噱:指一笑。 5. 韶美:这里借指友人的诗作之美。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朋友的七言绝句。全诗以“和韵”为题,共十首
【注释】 1. 辩嗟孟轲:即“嗟”为“叹”的繁体。 2. 清笑伯夷隘:伯夷是商朝末年孤竹君的儿子,因反对纣王暴虐,饿死在首阳山,被尊为“义士”、“清高”。 3. 秋毫:比喻微小的事物。 4. 须弥:佛教语,指须弥山(印度北部一座大山)。 5. 一芥:芥子、小草,喻极微贱之物。 6. 资:增加。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友人韶美之请下作的十首诗之一,以赋墓庐诗的形式,再写成十首,以谢其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