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丰碑立路南,尽停车马试来看。
不知神道是谁墓,为问康王何代官。
初谓流传须永永,安知磨灭已漫漫。
姓名不足标青史,休把将来碇石看。
断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百尺丰碑立路南,尽停车马试来看。
不知神道是谁墓,为问康王何代官。
初谓流传须永永,安知磨灭已漫漫。
姓名不足标青史,休把将来碇石看。
注释: 断碑:被折断的石碑。丰碑,高大的墓碑。百尺,言其高大。路南,指道路的南面。车马,代指行人、游客。试来看,试着看。神道,这里指皇帝的陵墓。康王,指晋朝的康帝司马岳。何代官,问是谁代为官的。初谓流传须永永,最初以为传下来的东西会永远流传下去。安知磨灭已漫漫,怎么知道这些已经慢慢消磨掉了呢。姓名不足标青史,名声和事迹不够用来在历史上记下来。休把将来碇石看,不要把它们当作永久的标志了。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内容,分析诗中的思想情感和领悟诗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然后根据对诗歌的理解作答。本题的关键词是“何代经兵火,终年委雪霜。文章谁黑白,首尾自参商。琬琰那沦翠,尘沙渐变黄。人生异坚石,抚汝重苍茫。”,注释要准确,赏析要到位。 “何代经兵火,终年委雪霜”一句的意思是:经历了多少代战火,却依然被积雪覆盖,没有一点痕迹;“文”指文章
【译文】 断碑残石,在寒风中被折断,零落的文字仿佛看见断虫在啃食。远山的坟冢草际处,墓土被掘,半露出堑壕中的冰层。遗迹已无,谁人在此?年久事消,一切空寂。唯听到那棵坏的陵柏树,发出凄凉的悲鸣声。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诗题“断碑”即写于他晚年任方镇节度使期间,时值安史之乱平定后。 “片玉侵寒折”,以“片玉”比人,说明人虽高洁,但难免受世俗浊流的侵害而折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时,需要审清题干要求,根据要求逐句分析诗句的意思。 第一句:此地何时立,相传岁月多。“此地”指的是某地。“立”指建立,树立。“相传岁月多”意思是说这块石碑的来历已经很久远了。 第二、三句:仅留残刻在,免得后人磨。这两句的意思是这块石碑虽然已经破旧不堪,但是仍然屹立在那里,让后人去琢磨它的历史。 第四句:剥处补苍藓,断痕穿细莎
【注释】 断碑 —— 残缺不全的墓碑。 野火焚犹在,装池见宛然:野火烧掉以后,残骸仍然保留,装池后仍可看见。 数行铭瘗鹤,几叶拓轻蝉:数行铭文被埋在地下,几张叶子上刻着轻蝉的图像。 完损神难合,摩挲癖可传:由于碑石的损坏程度难以确定,因此很难判断它的完整与不完整;这种对碑石的摩挲、抚摸成了癖好。 较他嗤没字,片纸亦前贤:比起那些没有字的碑石来,即使是片纸,也是前代圣贤留下的遗物。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