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由来自出群,就中相并转惊人。
且同药使求民瘼,终与花王秉国均。
李广无双空自老,崔徽有两竟谁真。
因君剪寄和诗看,始信人间别有春。
依韵和双头芍药十六首
相关推荐
在宋朝陆佃的《依韵和双头芍药十六首》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独到理解。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1. 品格由来自出群:这里的“品格”指的是芍药花的特性和价值,而“自出群”意味着它与众不同,有着独特的魅力。 2. 就中相并转惊人:这里的“相并”可能是指芍药花与其他花相比更引人注目,“转惊人”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对比效果,使其更加突出。 3. 且同药使求民瘼
【注释】: 怕草侵陵为剪除,新诗应笑病尚书。 潇湘烟水愁相对,巫峡云山欲独居。 有客弹冠连茹进,谁家高髻合欢梳。 年来太守虽加老,为尔情怀亦自如。 【译文】: 生怕草木侵占了芍药园地而加以铲除,我写的新诗应该嘲笑那些患了“病尚书”的人。 潇水、湘水烟雾缭绕,我对着这烟水愁苦相向,巫峡的云雾山峦,我打算独自隐居不回。 如今来了客人弹起冠带,准备连名带姓一起推荐,哪家女子高挽发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共十六首诗。每一首诗都是用韵来表达对双头芍药的喜爱之情。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1诗:不与寻常草木群,看来端的好予人。 注释:这些双头芍药并不和普通草木一起生长,给人一种特别的美的感觉,让人感到它们是特别值得欣赏的。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双头芍药的独特之美。 第2诗:神仙比并容颜似,姊妹推排次第均。 注释:它们的美丽容貌堪比神仙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和韵诗,共十六首。每句诗句下都有对应的译文和注释,最后还有赏析。 我们来看第一句:“曾与宫花傍玉除,芳名消得用金书。”这句诗的意思是,我曾在皇宫中欣赏过牡丹花,它们的名字被写成金色的字体挂在墙壁上。 接着看第二句:“已教庄蝶双双引,更伴台星两两居。”这句诗的意思是,已经有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了,它们还喜欢成双成对地停留在高高的楼宇上休息。 第三句
下面是诗句的逐一释义: - 白也虽云思不群:陆佃在这里使用了“白也”来指代自己,表示虽然自己的思考方式与众不同。这里的“思不群”意味着思考独特、不随波逐流。 - 赋君犹有调高人:陆佃在这句中用“赋”字表达对君王的赞美,认为君王仍具有高超的才华和能力。这反映了他对君王的尊敬和赞扬。 - 更相汲引风流在:这句话表达了两位诗人相互影响、共同提升的情景。"汲引"意为引领、提拔
诗句解读: 1. 谁捋花谱更删除,妙品须教末上书。 —— 这首诗表达了对芍药的赞美以及对传统花谱中未被收录的珍稀品种的重视。芍药以其美丽和多样性而著称,诗中的“拈花”可能指的是对美的追求,而“删去”则表示在众多花卉中挑选出最珍贵的部分。 2. 未必楚王曾梦见,只应青女解孀居。 —— 这两句可能是在用楚王(传说中的楚国君主)和青女来象征芍药的不同方面。楚王可能在梦中见过很多美丽的事物
【注释】 并骖鸾鹤:指与鸾鹤并列飞行。比喻有才德的人得到重用。 珍群:珍贵之物聚集在一起。这里借指诗人的诗作。 半醉奈何:李白《将进酒》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意谓“半饮不饮”都不好。这里是以李白自比,说自己虽能喝酒,但并不贪杯,所以说“半醉”,言其清高不俗。 独醒愁杀:屈原《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又《惜诵》云:“欲高飞而远集兮,君罔谓汝何之
注释: ①广除:宽阔的庭院。 ②奴婢:指家中的仆人和婢女。 ③诗书:指文化知识,这里指书房里的书籍。 ④定应成脍炙:一定能够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⑤买栽:指购买芍药花苗。 ⑥置篦梳:比喻培养人才、发展事业。 ⑦细看元来玉不如:仔细看了才明白自己的眼睛不如别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绘芍药花的特性,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先看第一句,“尽日经营对广除”。这句意思是说
依韵和双头芍药十六首 宋陆佃诗词赏析 陆佃在宋代的文学成就,不仅体现在他的作品数量上,更在于其诗词内容的深刻性和艺术性。他的诗词作品,如《依韵和双头芍药十六首》,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哲理思考,赢得了后世读者的广泛赞誉。以下是对这组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1. 诗句释义与译文解读 - 第一首:“一经瞻顾遂空群,疑是同时解佩人。”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看到双头芍药时,产生了一种错觉
玉颜高并向阶除 静笑寒藤学草书 未信东君无职事 不惭西子是邻居 曾教王母藏青鸟 拟问嫦娥借玉梳 尊得花王威势重 也应知慕蔺相如 注释: 玉颜高向:形容芍药的花色鲜艳,高耸入云。 静笑寒藤:在寒冷中依然保持着优雅的姿态。 未信东君:指对春天到来的期待。 不惭西子:形容其美丽动人,足以与美人西施媲美。 曾教王母:传说中王母娘娘曾将仙鸟藏在其中。 拟问嫦娥:想要询问嫦娥如何拥有如此美丽的发梳。
诗句:共抛花县暂离群,聊伴西湖地主人。 译文:在花县暂且离别了同伴,在这里陪伴西湖的居民。 注释:花县:古代地名,今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因产芍药而得名。暂离群:暂时离开群体。聊伴:姑且陪伴。西湖:杭州的西湖风景名胜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地主人:这里的“地主人”指当地的居民或居民们。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离开原居住的地方后,来到美丽的西湖,暂时离开了原来的同伴
【注释】 1. 依韵和双头芍药十六首:指杜甫的《和双头芍药》六首。 2. 蠲除:免除;解除。 3. 金鸡放赦书:喻指赦免之意,即释放的意思。 4. 自来:历来。 5. 仙山多是玉群居:比喻人像仙人一样高雅纯洁。 6. 只缘:只因为;只是。 7. 欣临镜:欣喜地照镜子。 8. 见梳:梳妆打扮。 9. 飞泥侵妙质:飞来的泥土玷污了花的美妙质地。 10. 斤斧:砍伐的工具。 11. 风如:如同清风一般
注释: 1. 神仙流品信难群,绝似人间两丽人。 神仙的品行难以与众人相同,就像两个美丽的女子一样。 2. 暂得借观犹占久,便教偷戴也分均。 暂时借来观赏却占据了很长时间,即使偷偷戴上也会觉得分配得公平。 3. 祇邀竹叶相为伴,更对菱花自写真。 只有邀请竹子叶子作伴,更对着菱花相机拍摄自画像。 4. 开向夏天缘底事,算来多是不宜春。 为何选择在夏天开放?想来多半是因为不适合春天。 赏析:
桃茢无堪谩祓除,芭蕉何事倒抽书。 凤凰骑罢犹轻举,乌鹊桥成得燕居。 注释: - 桃茢(táo zhuó):一种植物,叶子可用来洗涤。 - 谩祓除:随意洗涤。 - 芭蕉(bā jiāo):一种植物,叶子宽大,常用于比喻事情的发展不受控制。 - 倒抽书:指突然发生变化,如同书籍倒置一般。 - 凤凰:传说中的神鸟,这里借指高贵、美好之意。 - 骑罢:骑马完毕,形容轻松自在。 - 燕居
【译文】 晚菘,早韭,随意连成一片片,过眼终无爱惜人。 照日舞鸾情款曲,趁风飞燕势均停。 名归本草千方秘,职在司花一命真。 回首凤凰城阙下,倩谁移与后园春。 【注释】 1. 晚菘:晚冬的白菜。 2. 过眼:指时间过得很快。 3. 照日舞鸾:指芍药在阳光照射下犹如鸾凰起舞。 4. 趁风飞燕:指芍药随风飘动的样子。 5. 名归本草:指芍药的功效和用途。 6. 司花:掌管花卉的神或仙女。 7.
依韵和双头芍药十六首 曾伴长杨草诏除,信知长合在中书。暂违紫袖双瞻立,聊伴红裙一饷居。小子正狂心已醉,老奴犹爱发方梳。故应此战今须解,兵法曾教避不如。 诗句注释及赏析 第一首 - 诗句:曾伴长杨草诏除,信知长合在中书。 - 注释:长杨是汉代的一个宫殿区,这里指皇帝的官邸。草诏是指皇帝亲笔诏书,去除则意味着废除。信知长合在中书,表示相信自己能长久地待在中书省,即朝廷的重要部门。 -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