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起前浦,霏微向暮秋。
谁方眠钓艇,我独在江楼。
山晦峰峦隐,烟凝岛屿幽。
何当见晴旭,一得泛回舟。
雨中书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雨中书事》是宋代诗人寇准创作的五言律诗。下面对这首诗进行更详细的介绍:
诗歌原文:
一雨起前浦,霏微向暮秋。
谁方眠钓艇,我独在江楼。
山晦峰峦隐,烟凝岛屿幽。
何当见晴旭,一得泛回舟。诗歌背景:这首诗作于寇准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期间,当时正值宋真宗时期,寇准力排众议,促成了澶渊之盟,为北宋的安定作出了贡献。然而,他因受到王钦若等谗言陷害而罢相。天禧三年(1019)复相,封莱国公,但后来遭到排挤和贬谪。
诗歌鉴赏:
- 意境描绘:《雨中书事》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诗人以“一雨起前浦”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新脱俗的境界。随后,“霏微向暮秋”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让人感受到一种岁月流转、时光流逝的感慨。
- 情感表达: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孤独、寂寥的情感。他在江楼上独处,与渔夫的安逸形成鲜明对比,同时也反映出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内心的愤懑。
- 艺术特色:《雨中书事》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例如,“山晦峰峦隐”,用“晦”字形容山峰在雨后的朦胧状态,形象生动;“烟凝岛屿幽”则用“凝”字来描绘烟雾环绕的景象,增加了画面的神秘感。
《雨中书事》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佳作,更通过诗人的情感表达,展示了一个时代背景下的历史故事。它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还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