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其二

月娥弄影当窗照。疑是巫山晓。
芙蓉帐里睡魂惊。浅拂轻匀犹恐、已天明。
高楼未放梅花弄。却就鸳衾拥。
舞腰纤瘦不禁春。恣意任郎撩乱、一梳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虞美人 其二》是北宋时期的文学作品,由文学家吕本中创作,全诗共四首,每首均以“虞美人”为名。下面是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吕本中的诗歌创作多以宋代的风俗人情和历史典故为题材,其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吕本中不仅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学者和教育家。他曾任国子监教授,对儒学有着深刻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
  1. 作品原文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 作品翻译

  •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与思考。
  •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描绘了诗人在春风拂面之际,回想起曾经的国家和家园,心中充满了哀伤和不舍。
  •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表达了尽管国家和家园依然屹立如初,但诗人自己的容颜却已不再年轻。这反映了诗人对自身衰老的无奈和感叹。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人用“一江春水”比喻自己的愁绪如同不断流动的春水一样无穷无尽。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虞美人 其二》作为一首表达作者内心情感和时代背景的诗歌,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瑰宝,也是了解宋代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氛围和人们的生活状态,从而更加深入地领悟中华文化的深厚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