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八首 其四

白云绽处见明月,黄叶落时闻捣衣。
劝君休去便休去,欲觅了时无了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颂古八首》是一组由释道印创作的偈颂,其内容多以佛教故事和禅宗哲理为背景。下面将详细介绍《颂古八首》及其第四首的内容:

  1. 诗歌原文:霹雳未收声,闪电不留影。三更月到窗,半夜驴觑井。快骑骏马骤高楼,一尘不动须弥顶。有伴即来,地辟天开。冷光重出匣,古路绝纤埃。万象森罗齐合掌,须弥岌崿舞三台。握不成团拨不开,德云几度下崔嵬。有时行到海南岸,密密还从旧路回。推倒扶起,觌面千里。唯小释迦,风前按指。直饶海印发光,也是雪峰道底。遍界是文殊,遍界是慈氏。楼阁门开竟日闲,谁识善财童子。接得与识得,谁复较锱铢。若问堂中事,堂中事转疏。只如云盖悟去,又作么苏噜苏噜。大鹏抟风,苍龙出海。手抬手搦,日上月下。霜雪严凝识岁寒,双陆盆边须喝采。何必不必,方圆曲直。眉目分明,若为辨的。影草既随身,觌面当机疾。一双孤雁忽高飞,两只鸳鸯还独立。《颂古八首 其四》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比喻,展示了佛教中的某些观念与禅宗修行的精神。

  2. 诗歌特点:《颂古八首 其四》在表达方式上具有鲜明的特色。首先,这首诗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其次,这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每个字词都经过精心挑选,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节奏感和韵律美。最后,这首诗在结构上也颇具匠心,通过对画面的细致描绘和深入挖掘,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层次感和深度。

  3. 诗歌主题:《颂古八首》不仅是一套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充满智慧与哲思的佛教典籍。其中的每一首诗歌都蕴含着深厚的宗教色彩和人生哲理,让人们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能获得心灵的洗礼和成长。这些诗歌不仅展现了宋代僧人对于佛法的虔诚追求,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

  4. 文化价值:《颂古八首》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些诗歌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有着深远的文化意义。它们传承了中国佛教文化的精髓,同时也展现了宋代社会的思想观念和审美趣味。因此,研究这些诗歌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宋代的文化背景,也可以为研究中国文学提供宝贵的资料和参考。

《颂古八首 其四》是一首具有深厚宗教底蕴和丰富艺术表现力的作品。它不仅体现了佛教教义的核心思想和修行理念,也展示了宋代僧人对于佛法的深刻理解和领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佛教的教义和精神,也可以从中汲取到生活的启示和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