衲衣下事火烧山,腊月家贫彻骨寒。
堪笑连延曾未息,眉毛焦赤面皮乾。
颂古五首 其五
介绍
《颂古五首 其五》是宋代著名诗僧释绍昙的作品。
作者细腻地描绘了自然界中桃花的生机与坚韧,通过“施朱施粉两相宜”这一生动形象,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要渠成结千年实”不仅赞美了桃树的长久和坚强,也象征着生命的持久与希望。
相关推荐
【注释】: 1. 衲衣:指和尚穿的衲衣,即袈裟。 2. 火烧山:比喻战乱或灾难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3. 腊月:农历十二月,指冬季。 4. 连延:延续,持续。 5. 眉毛焦赤面皮干:形容贫困至极,以至于连眉毛都要烤焦了,面部皮肤都变得干燥无光。 【译文】: 和尚穿着的衲衣被火烧,家贫到骨头里都感到寒冷。 可笑啊,那些连年不断的战争和灾难,到现在都没有平息。 连眉毛都被烤焦了,脸色变得异常干涩
注释:在清凉的夜晚,我喜欢登上高楼观赏月亮。在这楼上,有的地方正在演奏笙歌,有的地方却充满了忧愁。音乐还未结束,而忧愁也并未停歇。忽然间天已经亮了,所有的忧愁都随之消散。 赏析: 凉宵爱月上危楼,几处笙歌几处愁。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夜晚的欣赏以及内心的感受。"凉宵"暗示了夜晚的氛围,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而"月上危楼"则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月光洒在高楼上,照亮了整个场景。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
【注释】: 没踪迹处莫藏身,看来端是眼中尘。全机打破系驴橛,棒头敲出玉麒麟。 ——出自《颂古五首 其一》,全诗为: 没踪迹处莫藏身,看来端是眼中尘。 全机打破系驴橛,棒头敲出玉麒麟。 【赏析】: 此诗为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于禅宗修行者的生活和修行态度的理解和赞赏。诗人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禅宗修行者在生活和修行中的自然无为、随缘任运的状态
【译文】 斋居时一钵饭,饭后一觉睡。 睡醒后去撒尿,洗手成变异。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寺庙里过斋戒生活时写的诗。斋戒是佛教徒的一种修行方式,就是断食。此诗描绘出僧侣过斋戒的生活状态。 第一句“斋时一钵饭”,点出斋戒的时间,即一天之中的某个时段。第二句“饭后一觉睡”,写出了斋戒者的生活状态,他们吃一顿饱饭就睡大觉。第三句“睡起去放尿”,写斋戒者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去厕所小便。第四句“洗手成变异”
《颂古五首》是宋代诗人释慧空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其中“之乎者也”指代佛教经籍中的语言。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衲僧鼻孔大头向下,若也不懂这些经书,就问东林王大姐。 注释: - 衲(nà)僧:佛教僧人。衲僧,即指僧人。 - 鼻孔:这里指的是僧人的鼻子。 - 大头向下:这里用来形容僧人低头沉思的样子。 - 若也:如果。 - 问取:询问、求解。 - 东林王大姐:指佛教禅宗中的一位女性修行者,名叫王一宁
这首诗是《颂古五首》的第五首。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村饮夜归来,健倒三四五。 注释:晚上回家时,身体强壮,能倒立起来。 2. 摩挲青莓苔,莫瞋惊着汝。 注释:轻轻摩挲青莓苔,不要把惊吓吓着你们。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乡村生活的诗,通过描绘主人公在夜晚归家后,能够倒立起来的有趣情景,展现了农村生活的简朴和自然之美。同时,通过“摩挲青莓苔”这一细节,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亲近之情
《颂古五首·其五》是宋代僧人释绍昙所作的偈颂,出自《希叟绍昙禅师广录》。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死、缘分和人性的深刻理解。下面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 生死自怜同室穴:这里描述了生死轮回的无常,如同在狭小的空间内生活,没有外界的干扰。这体现了诗人对生命脆弱性的感慨。 - 因何中路隔关山: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上遇到的艰难险阻的无奈和感慨。这里的“关山”象征着人生中的各种难关和挑战。 -
赵州古桥,建于唐代贞观年间,是当时著名的工程。桥的一端连接着老汉寺,另一端通向南大寺。这座桥不仅在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而且也是许多文人墨客游览、作诗的地方。 这首诗是颂古五首中的第五首,通过描绘赵州桥的景象来赞美其建筑之美和历史价值。 “赵州老汉热心肠”,这里用“热心肠”来形容赵州的桥梁建造者——张仁愿。他不仅是一个技艺超群的工程师,更是一个有爱心、关心百姓福祉的人。他的工作热情高涨
【注释】 颂古五首 其五 1. 进步竿头踏断桥:形容船桨快速前进,划破波涛。进步竿头:比喻船桨像箭一样向前刺去。踏断桥:形容船桨划水声如雷鸣,震动了整个江面。 2. 太虚凸处水天凹:指天空中的云朵在太阳的照射下呈现出凹凸不平的形态,而水面则相对平静。 3. 古今吃𨈝知多少:意为从古至今,人们对于吃𨈝(即鱼)的技艺和智慧有多少?吃𨈝:一种捕鱼方式,即用网兜捕捉鱼类。 4. 不似阇黎这一交
《颂古五十五首》是宋代僧人释绍昙所作的偈颂,出自《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树动风摇,尘生云起。 太上老君,何曾姓李。 2. 逐句解释: - “树动风摇”:描述了风吹过树林时树叶的摇曳和树木之间的相互作用。 - “尘生云起”:描绘了云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一种飘渺而神秘的感觉。 - “太上老君”:指的是道教中的最高神祇,即太上老君(老子)。 - “何曾姓李”
注释:随便放开这牛儿,牛头的角分明地举起与谁相比。 如果它向尾巴尖端会,那新罗鹞子就会过多地出现。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牛的形象来比喻人,诗人通过对牛的观察,看到了人的某种特点或行为,然后加以赞美。这首诗以牛为喻,赞扬了人的聪明才智和敏锐观察力。同时,诗人也提醒人们要善于观察、分析事物,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