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峰高作镜台,十里湖光如镜开。行人有心都照见,劝郎肝胆莫相猜。
和西湖竹枝词二首
介绍
《和西湖竹枝词二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都是描写西湖景色的佳作,风格朴实清新,语言流畅自然,充满了生活情趣。
第一首诗中写道:
湖中春色静如镜,柳下轻风拂面生。
翠峰倒影入湖心,碧水悠悠映月明。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西湖景色,湖水如镜般平静,春风轻轻吹过,带来丝丝凉意。翠绿的柳树倒映在水中,湖中的小岛也清晰可见。月光映照在湖面上,波光粼粼,美不胜收。
第二首诗中写道:
西湖美景谁不爱,画船听雨梦江南。
烟雨蒙蒙笼山色,轻舟一叶渡清江。
这首诗赞美了西湖的美景,让人陶醉其中。画船上的人听着雨声,仿佛置身于江南的梦境之中。烟雾笼罩着山峦,使得景色更加朦胧。一条小船静静地行驶在清澈的江面上,仿佛在诉说着一段美丽的故事。
相关推荐
注释:南北山峰高耸,如同一面明镜台。湖中的十里风景如镜子般展开。行人的心都被这美景所照亮,他们看到的一切都会映入眼中。但劝你不必猜忌,不要担心自己的行为会被误解。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西湖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人性的担忧之情。诗中的“南北峰”指的是西湖周围的两座山峰,而“镜台”则形象地描绘了湖面的美丽景色。诗人用“十里湖光”来表达湖面的广阔与美丽
湖水东来日欲西,兰苕参差那得齐。 苏公堤边人荡桨,吴山树头鸦欲栖。 诗句解读与赏析: - “湖水东来日欲西”:这句诗描述的是西湖的广阔和时间的流逝。东来的湖水意味着时间从东方流逝,而日西指太阳向西落,象征一天的结束。这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西湖景色的壮阔。 - “兰苕参差那得齐”:兰苕指的是湖面上的芦苇,参差则描绘了它们的参差不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无法完全把握的感叹。同时
注释: 郎:这里指妻子。远:远离。过江上山:指渡过了长江,登上了高山。 湖边日日照容颜:意思是说,在湖边的阳光下,她的容颜依旧美丽如初。 赏析: 这首诗是写一个女子思念丈夫的情思。诗的前两句写女子的丈夫远赴他乡,登上高山,而自己只能在湖边眺望。第三句则是对前两句的总结,表示自己的担忧:担心自己的丈夫回来后,会不会认不出她来。最后一句则直接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在湖边的阳光下,自己的容颜依旧美丽如初
在三月的湖边,花朵盛开,春意盎然。 而江边的船只还未归来,望着那远方的船只,我的心绪也随着春天的离去而渐渐沉重。当燕子归来时,我又不禁想起了那些逝去的时光,心中充满了酸楚和不舍。 注释: - 诗句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湖边的花海与远处的江面相映成趣。 - 诗句二表现了主人公对未归船郎的深切期盼与等待。 - 诗句三反映了燕子归来带来的春去秋来的无常之感。 -
注释:湖中的小艇缓缓前行,秋水波光粼粼,荷花盛开。我不是为了钓鱼而乘坐小船,而是恐怕腹中藏有诗书。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在湖中乘舟而行的闲适之作。首句“湖中艇子风徐徐”描绘了湖面平静的画面,第二句“秋水荡漾金芙蕖”则通过色彩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了秋天的宁静和美好。后两句则是诗人的内心写照,表达了他并不追求名利富贵,而是希望保持内心的纯洁与宁静。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文人的雅致情趣
《和西湖竹枝词二首》是元代诗人杨维桢的作品。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1. 苏小门前月漾波:描述了苏小门前的美景,月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营造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2. 牵牛织女挂秋河:牵牛星与织女星在秋天的河流上相会。这里暗指七夕节,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象征着永恒的爱情。 3. 恨妾如星圆处少:表达了对情感圆满的渴望,但遗憾在于像星星那样完美的地方较少
注释:山下有湖泊,湖中有小湾,山上的山郎尚未归来。我还记得曾经解下我的金缰绳,系在郎腰间的玉连环。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怀念一个远行未归的情人时所作。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情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通过对比和暗示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和期待。 首句“山下有湖湖有湾”,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山下有湖泊,湖中有小湾,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
《西湖竹枝词二首》赏析 杨维桢的《和西湖竹枝词二首》,以其独特的视角,描绘了西湖美景与离愁别绪交织的画面。诗中“郎别心绪乱如麻,孤山山角有梅花。”,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在孤山的山角,梅花盛开,象征着离别时的思念和等待。 “折得梅花赠郎别,梅子熟时郎到家”,表达了诗人对远行之人的美好祝愿,希望他在外能够平安顺利,期待他早日归来的愿景。这种情感的流露,不仅展现了杨维桢的细腻情感
《和西湖竹枝词二首》是元代诗人杨维桢所作的一组七言绝句。这组诗的创作背景,与杨维桢携妻儿到杭州,居于吴山友人处有关,期间常与友人去西湖各处游览,深受西湖山水的感染,于是写下了这组作品。 诗句原文如下: 吴姬轧轧小车红,争来陌上看春风。不敢高声唱歌去,恐惊丞相在船中。 译文: 吴地的女子驾驶着红色的小车,争相在春天的街头巷尾欣赏春风。她们害怕高歌会惊动船上的丞相。 关键词注释: 1. 吴姬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第1句 | 百花楼头闻马嘶,郎从花里斗金鸡。 | | --- | --- | | 注释 | 听到楼上传来的马嘶声,原来是有人骑着金鸡去打马球。 | | 译文 | 在百花楼的楼上听到了马嘶声,发现是有人在打马球,那人正是自己的心上人。 | | 赏析 | 此句描绘出主人公在百花楼头听到马嘶声,知道有人在打马球,心中充满了期待与喜悦。 | | 第2句 |
翻译:我生长在西湖,每天傍晚和清晨都听到管弦声。早些时候我就听阿姨说过,不要像我那样后悔狂夫。 注释:1. 侬家:我家。2. 生长:在...里长大。3. 暮管朝弦:傍晚的鼓乐,清晨的弦歌。4. 呼:吹奏。5. 当初:早年的时候。6. 阿姨:这里指阿姨的话。7. 悔狂夫:后悔自己曾经是疯狂的人。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反思。他出生并成长在美丽的西湖
和西湖竹枝词二首 郎去天涯妾在楼,西湖杨柳又三秋。 译文: 郎君已离开天涯海角,我独自留在高楼之中,遥望西湖边摇曳的杨柳,已是第三个秋天。郎君的情意,如同湖中之水,无论流向何处,始终清澈流淌。 注释: 1. 郎去天涯海角:形容郎君远离故乡,身处他乡。 2. 妾在楼:指女子独自在高楼中等待郎君归来。 3. 西湖杨柳又三秋:形容西湖边的杨柳已经过了三个秋天,暗示时间的流逝。 4. 郎情莫似湖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