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仙总是世人为,争奈迷途自不知。
若匪贪名争计较,定须逐利苦奔驰。
波波漉漉担家业,劫劫忙忙赡妇儿。
假使财荣妻貌美,无常到后岂相随?
咏真乐
介绍
《咏真乐》是南宋末诗人李道纯的作品。
《咏真乐》作为李道纯的代表作之一,不仅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更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在解读和欣赏这首诗时,人们不仅能体会到作者的深邃思想,也能从中汲取到面对纷扰世界时的宁静与自省。通过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宋代诗歌的美学特征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
诗句一: 佛仙总是世人为 注释与赏析: - 这首诗的开篇即提出一个疑问,表达了诗人对世俗追求与精神追求之间矛盾的看法。这里的“佛仙”指的是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升华的修行者。而“世人为”,则指出了这些追求往往被世人视为次要,反映了诗人对人们盲目追求物质和名利的批评。 - 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人们在世俗欲望面前往往迷失自我,难以找到心灵的寄托。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精神追求重要性的思考。 诗句二:
【注释】 争似全真妙更奇:比起全真的神奇还要更奇妙。 个中真乐自心知:这其中真正的快乐只有自己才能知道。 丹从不炼炼中炼,道向无为为处为:修炼道家的丹药,不从炼丹开始,而是在炼丹的过程中。 道向无为为处为:遵循道家的“无为”原则,即顺其自然,不要强求。 息念息缘调祖气:放松心态和情绪,调和身体中的祖先之气。 忘闻忘见养婴儿:忘却一切声色之诱惑,像养育婴儿一样呵护自己。 自从立定丹基后
译文 炉中用坤卦,鼎中用乾卦。穷尽微妙之理即可通达仙途。 无非摄伏情归性,便是烹煎汞合铅。 彻底断绝机缘丹变赤,全存正定宝凝坚。 即斯便是抽添法,不必忉忉更问玄。 注释 - 炉用坤兮鼎用乾:炉中用八卦中的“坤”卦(代表地),鼎中用“乾”卦(代表天)。这里指的是炼丹炉和鼎器在道教中的象征意义。 - 穷微尽理便通仙:通过深入理解并运用道法的细微之处,可以达到与神仙沟通的境界。 -
诗句解析与译文 第一段:炼丹先把气神调,法水频浇慧火烧。 - 炼丹:指道家的炼制丹药或修行。 - 气神调:调和体内的真气和精神。 - 法水:指用于炼丹的水。 - 频浇:频繁地进行。 - 慧火:智慧的火焰,代表修炼者的智慧之光。 第二段:三物混融三性合,一阳来复一阴消。 - 三物:这里指的是三个重要的物质或元素。 - 混融三性合:三种物质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属性或特性。 -
诗句释义 先天至理妙难穷 注释:先天,指宇宙或事物的原始状态。至理,最本质、最高的道理。妙难穷,形容深奥难以穷尽。 铅产西方汞产东 注释:铅和汞都是物质元素。西方指的是五行中的金,东方指的是木。这句话可能是指这两种元素在五行中的位置关系。 水火二途分上下 注释:水火,这里可能指阴阳。二途,两种途径或方法。上和下是相对的方位概念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和哲理的诗,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plaintext 寂然不动契真常,消尽群阴自复阳。 坤里黄婆生赤子,离中姹女嫁呆郎。 山头水降黄芽长,地下雷轰白雪扬。 万里银河无点翳,金蟾独露发神光。 ``` 1. 译文: - 寂静不动与真实常性契合,消除了所有的阴气而使阳气恢复。 -
诗句 1. 妖娆少女嫁金公 - 描述一位美丽的女子嫁给了金公(可能指的是一个富有且地位尊贵的人)。 2. 全籍黄婆打合功 - 这里提到了一个名为“黄婆”的角色,她似乎参与了这段婚姻的安排或促成。 3. 一对夫妻才会合 - 指出这对夫妇最终结合在了一起。 4. 两情云雨便和同 - 描述了夫妻之间深厚的感情以及他们共同的生活状态。 5. 闲时共饮朱陵府 - 描述了夫妻在闲暇时一起饮酒的场景。 6.
这首诗的格式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 咏真乐 人人身内有夫妻,争奈愚痴太执迷。 不向里头求造化,却于外面立丹基。 妄将御女三峰术,伪作轩辕九鼎奇。 个样畜生难忏悔,阎公不久牒来追。 ``` 翻译 在人的身体内部,有男女的相互依存,但是因为愚蠢和痴迷,不能明白这个道理。 不要寻求内部的造化力量,而是要在外部建立自己的基础。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寓意丰富,充满了哲理和美感。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咏真乐 身内夫妻说与公,青衣女子白头翁。 金情木性相交合,黑汞红铅自感通。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身内夫妻说与公 - 解释:在人体内部,男女之间存在着一种和谐的关系,就像是夫妻一样。将这种关系比喻为公,意味着这种内在的和谐关系是公开、公正的。 - 赏析:这里用“身内夫妻”来形容人体内阴阳两性的和谐关系
译文: 九转七返的大丹已经炼制完成,学者必须坚定地追求真理。 那些微妙的神机真的能领悟,两种灵物就能相互投合。 三年的造化瞬间完成,九转功法顷刻间全部完成。 即使鼎炉被掀翻,丹光也能照亮四神州大地。 注释: - 九还七返大丹头:九转七返的大丹已经炼制完成。 - 学者须当定里求:学者必须坚定地追求真理。 - 些子神机诚会得:那些微妙的神机真的能领悟。 - 两般灵物便相投:两种灵物就能相互投合。
这首诗是一首咏真乐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哲理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学的理解和感悟。下面逐句进行释义并附上必要的注释。 1. 不立文书教外传:这里的“不立文书”意味着不依赖文字或文献来传播知识,强调了一种直观的、非传统的教育方式。而“教外传”则是指这种教育方式超越了传统的教育范畴,具有一种超越文字的限制的特性。 2. 人人分上本来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