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仙总是世人为,争奈迷途自不知。
若匪贪名争计较,定须逐利苦奔驰。
波波漉漉担家业,劫劫忙忙赡妇儿。
假使财荣妻貌美,无常到后岂相随?

诗句一:

佛仙总是世人为

注释与赏析:

  • 这首诗的开篇即提出一个疑问,表达了诗人对世俗追求与精神追求之间矛盾的看法。这里的“佛仙”指的是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升华的修行者。而“世人为”,则指出了这些追求往往被世人视为次要,反映了诗人对人们盲目追求物质和名利的批评。
  • 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人们在世俗欲望面前往往迷失自我,难以找到心灵的寄托。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精神追求重要性的思考。

诗句二:
争奈迷途自不知

注释与赏析:

  • “争奈迷途自不知”意味着很多人在追逐名利的道路上,却未能意识到其中的错误和危害。这里的“迷途”指迷失方向,“自不知”则表示这些人并未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这句诗反映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即人们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道德和责任的重要性。
  • 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人性弱点的深刻洞察,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警世意味,提醒人们要警惕盲目追求名利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

诗句三:
若匪贪名争计较

注释与赏析:

  • 第三句“若匪贪名争计较”表达了诗人对那些不择手段、只图个人名利的人的批评。这里的“匪”是副词,表示否定,“贪名”指贪恋名声或利益,“计较”则指斤斤计较,过分计较。整句诗的意思是说,如果不是为了贪图名声和利益而计较的话,就不会陷入这种无意义的争斗之中。
  • 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真正价值的追求,鼓励人们放弃表面的争斗,去追寻更深层次的精神满足和道德修养。

诗句四:
定须逐利苦奔驰

注释与赏析:

  • “定须逐利苦奔驰”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人们为了利益而奔波劳碌的批评。这里的“逐利”指的是追逐利益,“苦奔驰”形容奔走忙碌的样子。整句诗意味着人们为了利益而不断奔波劳累,这种生活方式是不值得赞扬的。
  • 这句诗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揭示了人们为了物质享受而忽视了生活的品质和精神的追求,从而引发人们对人生价值和生活意义深思。

诗句五:
波波漉漉担家业

注释与赏析:

  • “波波漉漉担家业”描述了人们为了生计而不得不承担沉重的家庭负担。这里的“波波”指的是连绵不绝的意思,“漉漉”则形容水流声,比喻生活的压力如同流水般持续不断地涌来。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在面对经济压力时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和无奈。
  • 此句反映了诗人对普通人生活现实的关注,以及对于他们所承担的家庭和社会责任感的深切同情。

诗句六:
劫劫忙忙赡妇儿

注释与赏析:

  • 最后一句“劫劫忙忙赡妇儿”描绘了人们为了照顾妻子儿女而不得不忙碌奔波的情景。这里的“劫劫”同样用来形容连续不断之意,“忙忙”则强调忙碌的程度。诗人通过这种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人们为了家庭而不得不牺牲个人时间、精力的辛酸处境。
  • 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平凡生活中人们辛勤付出的理解和同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方式背后情感和责任缺失的批评。

诗句七至十四:
这部分诗句继续延续了前面关于人生态度与价值取向的思考,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和人物动作描写,深入探讨了人们在追求名利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同时,诗人通过对比和反问,引导读者思考真正的人生价值和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诗句八:
夫财荣妻美之谓也

注释与赏析:

  • 在这部分中,诗人提出了一个关于夫妻关系和家庭幸福的论点。诗句“夫财荣妻美之谓也”中的“夫财”指的是丈夫因财富而带来的荣耀和地位,“妻美”则是形容妻子因为拥有美貌而受人称赞。这里的“之谓”是古代汉语常用的虚词,用于引出下文的解释或说明。诗人通过这个观点,表达了一种看似合理但实际上可能导致家庭不和谐的思想观念。
  • 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传统价值观的反思,提醒人们在注重物质追求的同时,也要考虑家庭的和睦幸福,以及个人行为对他人的影响。

诗句九:
无常到门妻已相随

注释与赏析:

  • 最后一句“无常到门妻已相随”描绘了妻子随着丈夫的死亡而失去依靠的情形。这里的“无常”指的是不可预测的命运或变化,“到门”表示到达家门,“妻已相随”则表明妻子已经跟随丈夫而去。诗人通过这个场景,表达了一种悲剧性的现实,即许多美好的愿望最终无法实现,导致家庭破碎。
  • 这句诗不仅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悲哀,也反映了诗人对传统家庭观念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洞察。同时,它也提醒人们珍惜当下,努力维护家庭的幸福和和谐。

此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传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和对人类精神价值的探求,体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