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有三门,致极处、元来只一。这一字法门,深不可测。老子谷神恒不死,仲尼心易初无画。问瞿昙教外涅槃心,密密密。
学神仙,须定息。学圣人,忘智识。论做佛机缄,只凭慧力。道释儒流都勘破,圆明觉照工夫毕。看顶门、进破见真如,光赫赫。
【译文】
教有三门,致极处、元来只一。这一字法门,深不可测。老子的谷神恒不死,仲尼的心易初无画。问瞿昙教外涅槃心,密密密。
学神仙,须定息。学圣人,忘智识。论做佛机缄,只凭慧力。道释儒流都勘破,圆明觉照工夫毕。看顶门、进破见真如,光赫赫。
注释:
(1)教有三门:三教,指佛教、道教、儒教。三门,即三种不同的教育途径或方法。
(2)致极处、元来只一:“致”,是“至”的意思,“极处”是最高境界。“元来”是本来。“只一”是指只有一种。
(3)老子谷神恒不死:老子,指老子(李耳),道家创始人。谷神,指道。“恒不死”,指永恒不灭。
(4)仲尼心易初无画: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心易初无画,意思是说孔子的心是不变的,他最初的思想是没有画出来的。
(5)问瞿昙:瞿昙,梵语的译音,即瞿昙子。他是印度的一位著名学者,佛教传入中国时被尊为上首比丘僧。《楞严经》中称其为大迦叶王。
(6)教外涅槃心:教外涅槃心,即在教之外达到涅槃的境地。
(7)密密密:佛教术语,表示秘密。
(8)学神仙,须定息:学成神仙,必须静心养性。
(9)学圣人,忘智识:学习圣人之道,要忘记世俗的智慧和知识。
(10)论做佛机缄:论述如何成为佛教禅宗的修行者,掌握禅宗修行的方法技巧。
(11)道释儒流都勘破:道、释、儒三家流派都对佛教禅宗有深刻的理解。
(12)圆明觉照工夫毕:圆明觉照,是佛教禅宗的一种修行方法,通过禅修使心达到圆满明了的状态,智慧得以显现。
(13)看顶门、进破见真如:看顶门,是观察自己的头顶。进破,是进入禅定的境界。见真如,是见到佛法的真实面目。
赏析:
《满江红·赠密庵述三教》是一首描绘禅宗哲学的作品。全词通过对比、对话等形式展现了禅宗的教义和修行方法,语言优美且富有哲理。
诗的前四句描述了禅宗的三个基本概念:教有三个门径,最高的方法是“致极处”,即达到最高的境界;“老子谷神恒不死”,指道家的永恒生命观念;“仲尼心易初无画”,强调孔子的心境永远不变。
接下来的八句则转向了禅宗的其他两个概念:学习和修行。作者认为,要想学习成为神仙,必须静心养性;要想成为圣人,需要忘记世俗的智慧和知识;而想要成为佛教禅宗的修行者,则必须掌握禅宗修行的方法技巧。
诗的最后一部分则是对全文的总结和升华,强调无论道家、儒家还是佛教的修行者,最终的目标都是达到“圆明觉照”的境界,即心灵得到完全的净化和觉醒。这是所有修行者的共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