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马伯庸御史奉使河西八首

青琐倦迂散,执辔逾关河。
黄流何奔倾,积石何嵯峨。
承诏抚疲氓,惊乌在林柯。
沙场有冻骨,野亩无遗禾。
日夕寒云聚,宿磷明岩阿。
访俗感素心,因之聆咏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马伯庸御史奉使河西八首》是一首元代诗人袁桷的作品。该诗通过描绘马伯庸御史奉使河西的场景,展现了其忠诚和坚韧的精神风貌。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道里吾何能,托身承明庐。峨冠养深拙,清尘辟修途。驱马李陵台,望乡问长须。长须不能对,吾行益次且。羡君万里道,晴霞起襜褕。天山谅非远,椎牛植。

  2. 作者介绍:元代的袁桷,字伯长,号潇湘人,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和政治家。他的作品多以咏史抒怀为主,风格清新脱俗,语言典雅而不失豪迈。在元代文学史上,袁桷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被后世广泛传颂,是元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3. 诗歌赏析: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描绘了马伯庸御史奉命出使河西的艰辛与荣耀。诗人以“道里吾何能”开篇,表达了对路途遥远的无奈和自身能力的局限;紧接着,用“托身承明庐”表现了对职责的忠诚与担当。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衬托,突出了马伯庸御史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特别是最后一句“羡君万里道,晴霞起襜褕”,不仅赞美了马伯庸御史的行程之长,也体现了诗人对其远大前程的羡慕之情。

《送马伯庸御史奉使河西八首》不仅是一首描写边疆使者征程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这首诗,读者能够感受到元代社会的氛围和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