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书纪河源,荒忽不可识。
君行河之西,春雪深五尺。
茫茫贺兰山,抽矢石为镝。
坐阅三姓王,圣代始敛色。
沙羊护毡房,名驼候土驿。
观风惨无俦,云端羡飞翼。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送马伯庸御史奉使河西八首》,其中包含四句诗。每一句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背景。
第一句“遗书纪河源,荒忽不可识。” 描述了作者通过书信记录了黄河源头的情况,但因为地理环境的荒凉和变化无常,使得这些信息难以辨认和理解。
第二句“君行河之西,春雪深五尺。” 描述了马伯庸御史将要前往黄河以西地区,那里的春天雪深达五尺。这里的“君”是指马伯庸御史,而“春雪深五尺”则形容了当地的寒冷天气和大雪的景观。
第三句“茫茫贺兰山,抽矢石为镝。” 描述了贺兰山的广阔和壮观,山势险峻,可以用矢石作为箭头。这里的“抽矢石为镝”形象地描绘了山峰的陡峭和险峻程度。
第四句“坐阅三姓王,圣代始敛色。” 描述了马伯庸御史在朝廷中经历了许多变迁和动荡,直到圣代才收敛了神色。这句话反映了历史上的政治风云变幻和朝廷的兴衰。
第五句“沙羊护毡房,名驼候土驿。” 描述了沙漠中的羊群保护着毡房,而名贵的骆驼则等候在土制的驿站中。这里的“沙羊”、“毡房”、“名驼”都是描写当地生活和自然风光的元素。
第六句“观风惨无俦,云端羡飞翼。” 描述了马伯庸御史目睹了许多悲惨的景象,而这些景象在他眼中显得更加凄惨。这里的“观风惨无俦”表达了他对所见景象的恐惧和震惊。而“云端羡慕飞翼”则暗示了他对于自由飞翔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对马伯庸御史奉命出使河西地区的经历进行描述,展现了他在旅途中所经历的艰难困苦和对自由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政治形势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