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劝流景,为余驻飞光。
促中多忧虞,世故莽茫茫。
幽若黯霜露,蒹葭睇青苍。
登高望浮云,不见鸣鸟翔。
块尔独伤处,秋思凌八荒。
咏怀 其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咏怀 其二》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而非阮籍所作。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仕途不顺、赋闲在家的生活与思想状况。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者简介:李贺(约790年—约816年),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被称为“诗鬼”,与李白、杜甫、王维等并称为“唐代七大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奇特的想象力和深邃的思想内容著称,被誉为“鬼才”。
诗歌原文:
日夕著书罢,惊霜落素丝。
镜中聊自笑,讵是南山期。
头上无幅巾,苦蘖已染衣。
不见清溪鱼,饮水得相宜。诗歌解析:
- 日夕著书罢:描绘了一个夜晚独自读书直到深夜的情景。
- 惊霜落素丝:以霜降比喻岁月的流逝,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 镜中聊自笑:反映了一种自我安慰的心态,通过自嘲来缓解内心的压力。
- 讵是南山期: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泊,不愿意追求那些虚名和利益。
- 头上无幅巾: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俗礼教的抗拒,不拘泥于传统束缚。
- 苦蘖已染衣:暗示了生活的艰辛和不易。
- 不见清溪鱼,饮水得相宜: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谐生活的追求,不愿为名利所累,而是向往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
《咏怀 其二》这首诗不仅是李贺个人情感和思想的真实写照,也是唐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唐代诗歌的风格和特点,以及诗人的情感世界和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