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滹沱

进临滹沱岸,回望土门关。
秋色巉岩上,川形拱抱间。
分疆人自隘,设险地谁悭。
欲问前朝渡,江鸥故意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李攀龙的《渡滹沱》并非文学作品,而是明朝诗人李攀龙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渡滹沱时的景色及心情。以下是对《渡滹沱》的介绍:

  1. 作者介绍:《渡滹沱》的作者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李攀龙。李攀龙字于鳞,号沧溟,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是继“前七子”之后的重要文学流派“后七子”的领袖人物。

  2. 诗歌原文:《渡滹沱》,这首诗中李攀龙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滹沱河的景象及其带来的感受和思考。诗中描述了滹沱河的景致,以及作者在渡河时的心情变化。

  3. 诗歌背景:李攀龙的这首诗创作于明代嘉靖年间,当时他官至河南按察使,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复古文学运动的倡导,在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诗歌内容:诗中通过“滹沱来不极,晓色荡孤城”等句表达了河流的壮阔和自然的壮观;“独在知津后,风尘见濯缨”则传达了作者在渡口独自感受时的内心世界和对过往行人的同情。

  5. 文学价值: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李攀龙精湛的诗歌技艺,也体现了明代诗歌的风貌。作为明代文学的代表之一,其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渡滹沱》是一首具有深刻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的古诗。通过对这首作品的了解,人们不仅能够欣赏到古代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还能深刻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