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崦青峭峰,扑作眉间色。
其奈春水深,褰裳不可得。
题山水
介绍
《题山水》是一首唐代诗人戴叔伦所作的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浓厚的思乡之情。诗中描绘了五月间松下茅亭之景和汀边的沙洲以及远处树林,营造出一种清凉宜人的意境。而行人在这景色中不禁激起了对故乡的无限思念,使得这青山绿水仿佛成了自己的故乡。
戴叔伦的这首诗不仅仅是简单的写景,更通过景物传达了作者的情感。《题稚川山水》中的诗句“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在异地他乡时的孤独与思乡情怀。这种情感在许多游子心中都有所体现,因此这首诗具有普遍性的情感价值。
从文学角度来看,《题山水》在艺术上也有其独到之处。诗中运用了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使得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诗人笔下的自然之美。同时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如将眼前的自然景色与记忆中的家乡进行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题山水》不仅作为文学作品本身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其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也值得人们深入研究和体会。戴叔伦的这首作品,以其简洁而深刻的笔触,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珍珠。
相关推荐
【题解】 这首诗写山中春景,以山中人对春天的渴望和无奈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表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注释】 隔崦青峭峰:隔着山坳青色陡峭的山峰。崦,山间的凹地。青峭峰,青翠高耸的山峰。 扑作眉间色:像扑在眉毛间一样,形容景色秀丽迷人。 其奈春水深,褰裳不可得:可奈何,怎么得了,表示无可奈何。春水,指山涧之水。褰裳,提起衣裳。 【译文】 隔着山坳,青翠高耸的山峰就像扑到眉毛上的秀色一样
注释: 路缘清涧转,门对白云闲:道路环绕着清澈的溪流曲折前行,门前对着悠闲的白云。 每每看图画,令人忆故山:每当看到图画,就让人想起故乡的山。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山间景色。首句“路缘清涧转”描绘了山路两旁是清澈的溪流和青翠的山峦。第二句“门对白云闲”则展现了一座座房屋门前飘渺的白云和悠然自得的氛围。整首诗通过描写山水间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山水景色的诗。下面是逐句释义: 第一二句:山色空蒙树色深,人家住傍碧溪浔。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风景画。山色和树木的颜色都显得模糊不清,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山下有一条碧绿色的溪流,河边有一座房子,这就是诗人居住的地方。 第三四句:半江月照天在水,五月风来秋满林。 这两句诗进一步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江面上倒映着月亮的影子,仿佛天空中的月亮就在水面上
这首诗是李白的《题山水》,全诗如下: 我本山中人,老作朝中客。玉阙金门非不恋,碧水丹丘也须忆。 每当骑马想牵牛,几听鸣銮思棹讴。梦魂不怕江山远,夜夜飞归海上洲。 欲归未归止惆怅,偶见新图心悒怏。恍如去国见似人,阒若逃空闻足响。 上题一尘不到处,境静人闲多雅趣。仿佛疑为旧所居,分明似识曾行路。 记得山中睡起时,倚阁停云有所思。忽然来我平生友,心欲急见嫌舟迟。 图中便是心中意,风流画史何多致
注释: 壮年飘飘意气豪,羞随斥鴳飞蓬蒿。 苍梧之山洞庭水,常觅胜处闲游遨。 招邀知已二三友,谈笑每日乘轻艘。 汀蘅渚杜俱逸兴,澧兰沅芷皆离骚。 并拢船头恣吟眺,底用傲兀披宫袍。 鸥边鹜畔往仍返,下上湍濑不惮劳。 莲房旋摘鱼旋脍,满吸钜斝持霜螯。 酒酣移船林外泊,脱叶乱坠惊猿猱。 细风吹树响飒飒,迸水触石声嘈嘈。 狂歌纵饮尽放浪,清醒却少多酕醄。 于今垂老尚远宦,白首黾勉追英髦。 客窗因见画中景
诗句解析: 1. 谁家卜筑清溪曲,溪上青山压茅屋。 - 谁家在何处建造了清静的居所?溪流旁,青翠的山峦与低矮的茅屋相依。 2. 柴门半掩白云闲,春水一湾新涨绿。 - 柴门半开,仿佛是有意留白,让白云悠悠飘过;春水缓缓流淌,水面上泛起了新的绿色涟漪。 3. 小桥窄窄通孤村,几家烟火自黄昏。 - 一座小桥连接着偏远的小村落,夜晚的灯光透出几户人家的炊烟。 4. 林深红落杏花雨,路滑绿长莓苔纹。
诗句释义及赏析 首句 - 云树苍茫紫翠连:形容山间云雾缭绕,树木茂密,色彩斑斓,与远处的山峦相连接。 - 水光山色共悠然:描绘了山水之间和谐的自然景色,让人感到宁静和舒适。 次句 - 丛林幽谷栖禅刹:描述了在深密的森林中或幽静的山谷里,有一座寺庙,僧人在此修行。 - 曲岸垂杨系钓船:描述了河边杨柳垂落,有人在这里系着渔船,可能有人在捕鱼。 第三句 - 花坞鸟啼春寂寂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有无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谷口见桃花,飞楼隔翠霞”,这两句的意思是在桃花盛开的时候看到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的楼阁,远远望去,就像一座仙家所居之处
庐山千仞碧重重,日暮何人访远公。 疑是柴桑陶处士,扶藜到寺莫闻钟。 注释与译文: - 庐山:指中国江西省的庐山,以其秀丽的山水著称。 - 千仞:形容山高峻,有千里之遥的意思。 - 碧重重:形容山色的翠绿浓厚。 - 日暮:指天色已晚。 - 访远公:指的是拜访远公和尚,远公是中国佛教历史上著名的禅师之一。 - 柴桑陶处士:柴桑即今江西省九江市的一个地名,陶处士可能是陶渊明的别称
【注释】 题山水:指王维的《山中》诗。 碧嶂(zhàng):青绿色山崖。 秀重(chóng):美盛貌。 岧荛(yāo):高耸貌。 雨淙(zōng):雨声如淙淙流水。 云壁小蹊通:指云雾缭绕,山路幽深。 呼酒三村社:指邀集乡邻共饮于村庄之酒肆。 藏书一亩宫:指在山林间建起一个藏书的小官署。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是作者游历名山大川时所作,抒发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 首联“碧嶂秀重重,岧荛逼华嵩”
题山水 溪山有逸趣,苍崖凌紫烟。 远峰落天半,中有飞来泉。 苍茫楼观出林杪,丘园四顾居人少。 夕阳往往见渔樵,古树阴阴乱啼鸟。 望中峰高云锦张,如此溪山犹故乡。 元坛观里三峰出,白鹭洲边二水长。 碧梧翠竹连江岸,菊潭秋屿花争乱。 好景偏宜白日游,年华每被青春换。 寄语溪水如有情,氤氲佳气常钟灵。 山中美酒置千斛,待我归来寻旧盟。 注释: 1. 溪山有逸趣:溪山充满了趣味。逸趣
题山水 危峰倚白云,秀气横清秋。俯见岷蜀晚,仰观河汉流。朝日海上出,苍然蔼林丘。阳崖散金碧,阴壑晴光浮。中有飧霞客,母乃仙侣俦。我欲一见之,道远从无由。安得同心人,携手穷冥搜。 注释: 1. 危峰:险峻的山峰。 2. 倚:依靠。 3. 秀气:美丽的气息。 4. 横:弥漫。 5. 岷蜀:四川简称,指四川。 6. 清秋:秋天,凉爽的秋天。 7. 河汉:银河。 8. 朝阳:早晨的太阳。 9. 苍然
【注释】 题山水:在山中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霜落江南木叶丹:霜降时节,江南的树叶都染上了红色。 滔天波浪一舟还:滔天的江水,白色的浪花,一条小船载着你回来。 何人得似林中叟:谁能像那林中的老翁一样超然物外? 目送浮云过远山:看着白云从远方的山头飘过。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自然、赞美隐逸生活的诗。 首联是说,霜降时节,江南的树叶都染上了红色,而滔天的江水,白色的浪花,载着诗人的船儿归家
【注释】 昔:以前;隐:隐居;林壑:山林和山谷,泛指山水;今:现在;在:处在、位于;城阙:指皇宫。古代宫门两边的门楼,也指京城。这里代指皇宫。见:看见;心辄喜:心里就高兴;心辄:心里,即“心之”的意思。意译为心里就高兴;枫林:泛指树木;新受霜:刚刚经受了寒霜的洗礼;茅茨:用茅草盖的房子;隔秋水:隔着秋天里清澈的水波。五湖:泛指太湖等五大湖泊,亦借指南方五大名山之一。 【译文】 从前隐居山林中
注释: 路沿清涧转,门对白云闲。 路:小路 转:曲折,绕弯儿 门:指山水中的亭子、桥梁等建筑的出入口。 白云闲:白云悠然自得的样子。 赏析: 首联写景,诗人走在山间小路上,道路曲折地延伸着,两旁是潺潺流动的清涧,远处是云雾缭绕的山峰。 颔联写意,走进这清幽雅致的山水胜地,看到一座座亭台楼阁,它们静静地伫立在云端,与飘渺的白云相伴,显得那么悠闲自在。 每每驻足观图,心中不禁涌起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一曲清琴酒一卮,烟萝赢得任栖迟。” - 注释:在清幽的山水中,我弹奏着琴音,斟满一杯酒,享受这份宁静。 - 赏析:通过描绘诗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内心的平和。 2. “千峰黛色岚消后,十里菱花子结时。” - 注释:随着山峦的轮廓逐渐清晰,远山的颜色被夕阳染成淡淡的青翠;此时正是水边荷花盛开的季节,荷叶上的露珠晶莹剔透。 - 赏析
【注释】 题山水:指题于山水之间的诗。 峰头插剑铓:山峰如同插入剑锋一样锐利。 曾无一指略康庄:曾经没有一点可以稍微舒缓心情的。 放开云阵天常窄:放掉天空中的云雾,天显得更加狭窄。 欺尽年华树错忙:让所有的岁月和树都显得有些匆忙。 华岳神游:在华山上游览,如梦游一般。 武夷蝉蜕:形容人像蝉蜕壳一样,摆脱了世俗的束缚。 虚狂:空有才华而无所事事,不务实际。 不知大运如何在:不知自己的命运如何。
诗句:清溪带长薄,芳草随人远。 注释:这首诗中,“清溪带长薄”描述了溪流旁边草木丛生的景象;“芳草随人远”则表达了随着诗人行走的远近,周围的芳草也变得茂盛起来。 译文:清澈的溪流旁长满了草木,它们随着行人的脚步延伸至远方。 赏析:此诗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风光,体现了戴叔伦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和深刻领悟。通过细腻的观察与内心情感的投射,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致远、与世无争的诗意世界
诗句释义:清溪水边长有薄雾,远方芳草随风轻轻摇曳。趁着闲暇时光买下了山间小居,也不遗憾西风吹落了晚霞。 译文:清澈的溪流边上笼罩着轻薄的雾气,远处草地随风轻轻摆动。趁空闲时买下了山中的小屋,也不觉得西风把晚霞吹落而感到遗憾。 注释:此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自然景致,通过细腻的笔触勾画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以“清溪带长薄”开篇,形容溪水之清澈与薄雾缭绕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幽静、清新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