缕缕渐深深,当天一片心。
书云占朔色,縆瑟谱商音。
尺帛无劳系,南楼未易寻。
暝烟生极浦,长夜付浮沉。
前雁字诗十九首
介绍
《前雁字诗十九首》是一部明末清初时期的文学作品,其中包含了20首诗歌,每首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主题。下面将详细介绍其中的几首:
- 第一首:《前雁字诗十九首》的第一首,王夫之在这首诗中描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诗中写道:“青女授灵符,全身入画图。血潮勒款识,毛鸷化酸迂。”通过描绘青女赐予生命灵符,以及身体被绘制进画图中的情境,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向往。
- 第二首:《前雁字诗十九首》的第二首,王夫之以“今古一相如,飘飖赋子虚”开篇,借用历史人物的典故来表达自己对于名利的看法。诗中“元文披带草,碧个仿林于”等句,展现了作者在自然与文学之间寻找灵感的过程。
- 第三首:《前雁字诗十九首》的第三首,王夫之通过描写自然景象,传递了一种宁静致远的生活哲学。诗句“乘风莫草草,雨雪且舒邪”等,反映了诗人对于顺从自然、保持内心平静的追求。
- 第四首:《前雁字诗十九首》的第四首,王夫之在这首诗中探讨了历史与现实的变迁。“此字无人识,空劳历九州”等句,揭示了尽管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某些思想却可能因时代而显得陌生或难以理解。
- 第五首:《前雁字诗十九首》的第五首,王夫之以生动的自然景物为载体,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鸩篆删妖步,莺歌耻佞喉”等句,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追求自然和谐的画面。
王夫之的《前雁字诗十九首》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哲学思想的体现。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传达了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境界,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思考空间和个人感悟的机会。
相关推荐
【注释】: 1、前雁字诗十九首:指南朝梁代诗人江淹的《杂体三十首》中的第十八首,题为“前雁字”,内容与题意相同。这里用此题目来代替。 2、缕缕渐深深:形容书信连绵不断。 3、当天一片心:即“当窗一片心”。比喻对所思念的人十分情笃。 4、书云占朔色:即“书云望朔色”。指盼望远方亲人的书信和消息。 5、縆瑟谱商音:即“调瑟奏商音”。指弹奏琴瑟以表达思亲之情。 6、尺帛无劳系:即“尺帛不须系”
碧浪合逡巡,萧条接迹亲。 三苍言外旨,七日句中春。 避暑疑秦火,怀沙吊楚臣。 云林添画笔,中土不无人。 注释: 1. “碧浪合逡巡”:形容水面上的波浪如同碧绿色的波浪般翻滚不定,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2. “萧条接迹亲”:形容景色萧瑟、凄凉,与作者的身世或心情有某种联系或相似。 3. “三苍言外旨”:指《诗经》中的《小雅·甫田》中有“我取其黄,食我蒸黍。岂惟德父,还我失职。”的诗句
活谱赋秋声,音容共一清。 空顽难转语,天老未忘情。 羽调悲寒水,行吟倦汨征。 芦干悽怨急,绝笔意谁平。 注释:活谱指的是能演奏出秋天声音的乐谱,音容共一清是指音乐与人的容貌一样清澈。空顽难转语指空灵而顽石般的人难以改变言语,天老未忘情是指天性未变的人仍然怀有情感。羽调悲寒水指用羽管吹出的曲子悲伤如寒冷的水,行吟倦汨征指行走吟咏已感到疲倦。芦干凄婉急促的曲调,使人感到凄凉
【注释】 ①鹊渡:指鹊桥。相传牛郎织女在农历七月初七相会。 ②深秋:秋季的末季,即九、十月份。 ③雠误:同“酬对”,应答。 ④秘藏:秘密地收藏起来。 ⑤粉本:绘画或书写时所用的底稿。 ⑥苍苍:指苍劲有力的笔法。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中描写了一幅秋雁过河图。画面上是一只大雁飞渡鹊桥,诗人从远处望去,只见一列大雁排成一字队飞行,好像在梦中一样,又好像一幅图画,使人感到神奇。
注释: - 纪艳非吾义:纪艳并不是我的兴趣所在。 - 惊春去色匆:春天的景色匆匆逝去,令人感到惊讶和惋惜。 - 分飞南北史:指南飞的雁与北归的雁在历史上的分合。 - 历乱桧曹风:历经风雨的桧树,象征着曹魏的历史。 - 天问凭条答:用天空的星辰来回答“天问”。 - 空言未道穷:虽然言语无法表达全部,但仍然努力探索和思考。 - 何须藏鲁壁:为什么还需要像孔子那样将知识藏在墙壁之中。 - 丝竹奏清融
【注释】雁字诗十九首:指曹植的《七哀诗》组诗。 无待月中听,哀吟意已形。同文从鸟纪,驰檄指龙庭。旁午悲边雪,零丁寄汗青。清泉涵片影,井底血函经。 【赏析】这是一首写征夫思妇的离情别恨和怀人念远之情的诗歌。此诗前四句是写诗人与妻子的相别之苦;后四句是想象妻子思念自己的心情。全诗感情深沉真挚
冉冉漾轻柔,关河只此愁。 鹰鹯疑谤诅,鸠鸴漫咨诹。 水月三人影,霜霄一抹秋。 江山日日改,挟策亦奚游。 【注释】 冉冉:慢慢,缓慢。漾柔:水面微动,波光粼粼。 关河:指黄河。此二句以“雁”自比,说自己像雁过天河一样,在黄河之北,也不免要有所忧愁。 鹰鹯(zhan):鹞鹰与鹯。疑谤诅:疑心诽谤诋毁。 鸠鸴(jiu):布谷鸟和黄莺,泛指鸣禽。漫咨诹(zōu):漫不经心地问。 水月三影
【注释】 前雁字诗十九首:指《文选》中收录的十九首咏物诗。 赋子虚:作《子虚赋》。子虚,即司马相如所作之辞。《汉书·司马相如传上》载:“天子游于阳阿,南至长杨,西至雍棫。”子虚是传说中的一个楚国地方官员,司马相如写这篇赋以讽谏汉武帝。 披带草:一种香草,又名蕙草。 碧个仿林于:模仿林中的绿色。“碧”和“林”均为名词,“个”为量词,“仿”同“仿佛”。 兰叶肥还瘦:形容兰花的叶子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注释: 1. 乘风莫草草,雨雪且舒邪。 - 乘风莫草草:形容不要匆忙行事,要慎重考虑。 - 雨雪且舒邪:意味着即使遇到雨雪天气也要从容面对,不要让它影响到自己的计划或心态。 2. 燕国迷苍素,鹃言染茹藘。 - 燕国迷苍素:比喻国家混乱,如同苍天之云被风吹散,无法凝聚。 - 鹃言染茹藘:形容悲伤之情如同杜鹃啼叫,让人心乱如麻。 3. 六歌怀天水,尺一谢休屠。 -
下面是对《前雁字诗十九首》中各句的逐条释义,以及相应的关键词注释: 1. 乘风莫草草:意味着不要匆忙行动或处理事务。 2. 雨雪且舒邪:暗示在寒冷或艰难的环境中,应保持冷静和稳定的心态,不受外界干扰。 3. 燕国迷苍素:暗示了国家或集体中的一些成员可能迷失方向或被错误的思想所迷惑。 4. 鹃言染茹藘:比喻某些言论或行为可能会对他人造成伤害或带来负面影响。 5. 六歌怀天水
【注释】 1、前雁字诗十九首:指《十九首》,是汉末文人无名氏所编的五言四句组诗。 2、漾:泛水。 3、涵:蕴涵,包含。 4、绿字新:青苔上新生出的新字。 5、烟云都不染:烟和云都不含尘。 6、软影翰非弱:墨迹像柔软的影子那样不显得薄弱。 7、馀寒手不龟:手不龟缩,即不畏严寒。 8、凤兮衰已久:凤凰啊,衰败已经很久了。 9、素臣身:白羽之体,喻指高洁的人品。 【赏析】
【注释】 终知无寄处,不欲昧前期。 人世谁长目,天心自列眉。 寒宵闻见外,皑雪炫荧时。 岂为知音绝,停毫罢远思。 【赏析】 《前雁字》诗十九首是一首咏物诗,以雁为题,寄托了作者深沉的感慨。 全诗分为五节,每节四句。前二节写诗人在秋夜遥望飞鸿、思念故土的情景;中间两节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后两节抒发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并表示自己虽不能如飞鸿般远行,但仍然会停下手中的笔,继续思念朋友,写下这首诗。
《前雁字诗十九首》是唐代诗人王维的组诗作品。此诗以雁为题,借咏飞雁抒写怀抱,寄托了作者的政治失意与怀才不遇的感慨。 脉脉有心期,行行且浪嬉。 大人狂客传,小雅遗民诗。 解就名鸿烈,书成授意而。 关门邀紫气,聊与著雄雌。 注释: 1. 脉脉:含情脉脉,形容情意深长。 2. 期:期望,希望。 3. 浪嬉:指随意地嬉戏、游玩。 4. 大人狂客传:指大儒们所传颂的狂放不羁之士的形象。 5.
前雁字诗十九首 晴空不易得,欲示下方难。 黑月韦编绝,酸风蠹迹残。 黄麻悲鹭序,白简笑鹰弹。 独吹青磷火,传书乙夜寒。 注释: 1. 晴空:晴朗的天空。 2. 不易得:很难得到。 3. 欲示下方难:想要展示给下面的人看很困难。 4. 韦编:古代用熟牛皮绳编制的书卷。 5. 酸风:指寒风。 6. 蠹迹:虫蛀的痕迹。 7. 黄麻:黄色的麻布。 8. 悲鹭序:指哀悼《诗经》中的《小雅·甫田序》。
注释: 倚杖:手拿拐杖。亭皋:水边平地。孰亭皋:在湖边。寻行:指行走的轨迹。劳:烦扰,困扰。霞章:彩霞映照下的云朵像章。旖旎:形容色彩绚丽美丽。星采:星光闪烁。点:点缀。萧骚:悲凉凄惨的样子。孤心合:内心的孤独感。难将:难以抑制。韬:隐藏。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泼墨:比喻作画或写诗用浓重的笔墨。何当:何时能。一鸿毛:大雁的羽毛,此处代指鸿雁。 赏析:
前雁字诗十九首 译文: 居然缘慧业,亦自种情苗。 始旦回鸾帖,清秋题鹊桥。 弥天知泛宅,露地注逍遥。 既证无师智,灵云瞥眼消。 注释与赏析 1. 居然缘慧业 - 注释: 意外地因智慧而获得某种成就或机会。 - 赏析: 这里表达的是诗人对某次意外成功或收获的惊喜和感慨。"居然"表达了一种出乎意料的感觉。 2. 亦自种情苗 - 注释: 也在不知不觉中种下了情感的种子。 - 赏析:
诗句释义: 1. 痴蝇钻故纸,窗隙溷云容: - 痴蝇:愚蠢的苍蝇。 - 故纸:旧书。 - 窗隙:窗户的缝隙。 - 溷云容:混同云朵的样子。这里比喻苍蝇在旧书页中飞舞。 2. 天外劳一笑,书中谁万钟: - 劳:打扰,使……劳累。 - 笑:指对书中内容的讥讽或嘲笑。 - 书中谁万钟:意指读书人(或作者)在书中得到了什么利益。万钟,古代的一种重量单位,这里用来比喻财富。 3. 童乌何足与,燕颔止为佣
前雁字诗十九首·其九 乘风莫草草,雨雪且舒邪。燕国迷苍素,鹃言染茹藘。六歌怀天水,尺一谢休屠。一线台城诏,难忘纸鹞书。 注释:乘着风不要匆忙,下雪时也要舒展身心。燕国迷失了方向,杜鹃的叫声染红了田野。怀念天水的百姓,谢安用尺一之笔告别了隐居生活。留下一线希望,不要忘记纸鹞的书信。 赏析: 这首诗是王夫之创作的《前雁字诗十九首》,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于历史变革的深刻思考
青女授灵符,全身入画图。 血潮勒款识,毛鸷化酸迂。 天变人终定,云生道不孤。 无心持换米,生计有雕胡。 注释: 1. 青女:指月亮,因为古人认为月亮上住着嫦娥和玉兔等仙女。 2. 灵符:道教中的一种符咒,用于驱邪避凶。 3. 全身入画图:形容绘画技艺精湛,把人物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要跃然纸上。 4. 血潮:比喻鲜血流淌的样子。 5. 勒款识:雕刻在器物上的铭文,记录了制作者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