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秋忆

陆贾城边肃晓霜,满林秋意动悲伤。
荣枯梦冷槐安国,笑泣声残郭秃场。
何处剑灰沉泮水,多时凶器伏萧墙。
凭高莫弄山阳笛,徙倚西风一断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羊城秋忆》:秋风中的历史回音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南明诗人屈士煌用他深邃的情感和敏锐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羊城秋忆》的画卷。这首七言律诗不仅仅是对广州秋日景色的细腻描写,更是对历史的深沉缅怀和对往昔岁月的无尽感慨。

首句“陆贾城边肃晓霜,满林秋意动悲伤”便让人仿佛置身于那金黄的落叶之中,秋风凛冽,霜气逼人。诗人通过这个场景,巧妙地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悲凉气息的秋天。接着,“荣枯梦冷槐安国、笑泣声残郭秃场”,通过对历史兴衰的感慨,折射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人们内心的惶恐与无助。

诗人并没有就此止步,“何处剑灰沉泮水,多时凶器伏萧墙”两句,更是将历史的残酷与个人的命运紧密相连,表达了一种对无常世事的深刻体悟。而“凭高莫弄山阳笛,徙倚西风一断肠”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故土的眷恋之情。

屈士煌不仅是一位诗人,更是一位经历了家国巨变的历史见证者。《羊城秋忆》不仅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诗歌,它还承载着那个时代的集体记忆和民族情绪。在秋风的吹拂下,每一个字句都似乎在诉说那段风雨飘摇的历史,让我们不禁为古人的坚韧与不屈而感到震撼。

《羊城秋忆》是一份历史的馈赠,也是诗人对过去岁月的一种深情致敬。它让我明白,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类对美好、对过往的追念与怀念永远不应被遗忘。正如诗人所言:“何处剑灰沉泮水,多时凶器伏萧墙。”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在追寻那些消逝的美好与永恒的记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