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贾城边肃晓霜,满林秋意动悲伤。
荣枯梦冷槐安国,笑泣声残郭秃场。
何处剑灰沉泮水,多时凶器伏萧墙。
凭高莫弄山阳笛,徙倚西风一断肠。
羊城秋忆
介绍
《羊城秋忆》:秋风中的历史回音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南明诗人屈士煌用他深邃的情感和敏锐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羊城秋忆》的画卷。这首七言律诗不仅仅是对广州秋日景色的细腻描写,更是对历史的深沉缅怀和对往昔岁月的无尽感慨。
首句“陆贾城边肃晓霜,满林秋意动悲伤”便让人仿佛置身于那金黄的落叶之中,秋风凛冽,霜气逼人。诗人通过这个场景,巧妙地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悲凉气息的秋天。接着,“荣枯梦冷槐安国、笑泣声残郭秃场”,通过对历史兴衰的感慨,折射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人们内心的惶恐与无助。
诗人并没有就此止步,“何处剑灰沉泮水,多时凶器伏萧墙”两句,更是将历史的残酷与个人的命运紧密相连,表达了一种对无常世事的深刻体悟。而“凭高莫弄山阳笛,徙倚西风一断肠”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故土的眷恋之情。
屈士煌不仅是一位诗人,更是一位经历了家国巨变的历史见证者。《羊城秋忆》不仅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诗歌,它还承载着那个时代的集体记忆和民族情绪。在秋风的吹拂下,每一个字句都似乎在诉说那段风雨飘摇的历史,让我们不禁为古人的坚韧与不屈而感到震撼。
《羊城秋忆》是一份历史的馈赠,也是诗人对过去岁月的一种深情致敬。它让我明白,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类对美好、对过往的追念与怀念永远不应被遗忘。正如诗人所言:“何处剑灰沉泮水,多时凶器伏萧墙。”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在追寻那些消逝的美好与永恒的记忆。
相关推荐
羊城秋忆 陆贾城边肃晓霜,满林秋意动悲伤。荣枯梦冷槐安国,笑泣声残郭秃场。 何处剑灰沉泮水,多时凶器伏萧墙。凭高莫弄山阳笛,徙倚西风一断肠。 注释: 1. 陆贾城:指广州城,因西汉初年著名辞赋家陆贾曾在此任职而得名。 2. 肃晓霜:清晨的寒霜,形容天气寒冷。 3. 满林秋意:整个树林都弥漫着秋天的气息。 4. 荣枯梦冷槐安国:比喻世事无常,如同梦中的槐树经历了荣枯。 5. 笑泣声残郭秃场
羊城秋忆 戟门开处士如云,玉帐雄驱虎豹群。 秦戌已能忘二世,楚歌谁为散三军。 床头宝剑藏秋水,壁上彤弓挂夕曛。 海岛义旗倡五百,几人殉难独从君。 注释: 1. 戟门:指古代的官署大门或军营大门。 2. 处士:这里指的是隐士。 3. 玉帐:指用玉石装饰的车帐。 4. 雄驱:雄壮地前进。 5. 秦戌:泛指秦代的戍卒。 6. 二世:指秦始皇的第二个儿子胡亥。 7. 楚歌:古代楚国的歌曲
诗句一(翩翩朱履集西园): 此句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色,诗人身着朱色的官服,在西园聚集。这里的“翩翩”形容诗人走路的姿态轻盈而优雅,“朱履”则是指红色的靴子,象征着高贵的身份和地位。"西园"可能是一个园林或庭院,是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 译文: 翩翩朱履集西园, 今日惊惶出掖垣。 赏析: 这句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秋天的图景,展现了诗人的从容和优雅。同时
诗句输出:三千红粉泣仳离,鬓乱钗横下翠帷。 译文注释:三千位美女因离别而哭泣,她们的鬓发凌乱,钗子横斜地掉落在绿色的帷帐中。 赏析: 这句诗通过描绘三千红粉的离别情景,表达了她们的悲伤与无奈。红粉,通常指的是女子,这里特指三千位美丽的女子。她们因离别而哭泣,表现出了对爱情的执着和对失去爱情的痛苦。 “鬓乱钗横下翠帷”则具体描述了这一场景。红粉们的鬓发凌乱,钗子横斜地掉落
羊城秋忆 电击雷轰瘴海边,满门朱紫集貂蝉。 南溟水激三千浪,北斗城高尺五天。 重锡土田符已剖,未离襁褓绶先悬。 何堪转盻成朝露,黄木湾头泣逝川。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电击雷轰瘴海边” - 诗意解释: 描述了羊城的秋季景象,通过电击和雷轰的描写,传达出一种震撼和强烈的感觉。 - 赏析: 这句诗运用了夸张的手法,通过“电击雷轰”来形容天气的恶劣,同时也暗示了羊城的地理位置可能较为偏远
羊城秋忆 市廛何地不征求,悉索东南尚未休。 几处铸山穷绝域,频年煮海截长流。 波斯特献珊瑚树,陇右遥供翡翠裘。 早悟多藏容易散,内庭何苦夜持筹。 注释: 1. 市廛何地不征求:市场和街道上,无论什么地方都需要征集货物。 2. 悉索东南尚未休:全部搜刮完东南地区,还没有停止。 3. 几处铸山穷绝域:在几个地方的山区制造武器。 4. 频年煮海截长流:频繁地捕捞海洋中的生物来补充食物。 5.
诗句释义: 1. 万家倾橐筑禅房 - “倾囊”意为倾尽家产,“橐”是一种古代的口袋,这里指代钱财。整句意味着许多户人家倾尽所有来建造禅房(佛教修行的地方)。 2. 绣幕辉煌映大江 - “绣幕”指的是装饰华丽的窗帘或帷幕。“辉煌”意味着光彩夺目,“映大江”即这些华丽的装饰反射在大江上,形成了美丽的画面。 3. 舍利暗藏金凤塔 - “舍利”是佛教用语,指佛骨或佛像遗物,“金凤塔”是一种建筑
【注释】 羊城:广州的别称,今广东省省会。 浮生:人生,指人世。 轮回:佛教语,指生死轮回,即灵魂转生或死后复活为别一个形体。 白刃:刀剑。肠犹热:比喻战士战死疆场后,其家人悲痛欲绝的情景。红罗:红色丝织品,这里泛指皇帝的御用衣物。灰:指死亡。 门客:古代官员的随从人员。野僧:在山中修行的僧人。疏夷狄:对少数民族的歧视和仇视。穷泉:穷困之处,指墓地。酹杯:向死者献酒祭奠。 【赏析】
羊城秋忆 全家阁泪出仙城,牧马南来又北征。 五夜管弦金屋梦,一天风雨玉关情。 衰年落寞悲慈母,远道提携仗阿兄。 孤寡莫嗟行路苦,闾阎离散久吞声。 赏析: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全家阁泪出仙城”,描绘了一幅家国情怀的画卷。诗人站在仙城的高楼上,眺望着远方的故乡,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思乡之情。这里的“仙城”象征着故乡,而“阁泪”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羊城秋忆 画阁雕轩映彩霞,还兴土木筑章华。 穿帘巧语遐方鸟,匝槛交垂上苑花。 金埒夜深调蹀躞,玉楼春暖听琵琶。 于今冷落谁为主,几树斜阳噪暮鸦。 注释:羊城的秋天让人怀念。这里用“彩霞”比喻秋天的云彩。还兴土木,建造宏伟的建筑来表达自己的抱负。穿帘、匝槛,都是形容栏杆和门扇的样子。遐方,远方。交垂,下垂。金埒(liè),马嚼子套在马头上的金属圈,形似络腮胡子,用来表示马的雄壮
【注释】 羊城:今广州,因广州有“羊城”之称。靖风尘:平定动乱。铜柱:在云南大理的点苍山上有石碑三块,刻着汉武帝封南越王赵眐的诏书,称为“铜柱”。老臣:指赵眐。分属汉、秦:指东汉末年,中原大乱,刘表以荆州为基地,自称荆州牧,孙权称吴王,曹操称魏王,三分天下。却怜二世已非秦:指晋朝司马氏篡夺了曹魏政权。鹦鹉偏能语:传说鹦鹉能通人语。劈碎珊瑚不敢嗔(chēn):相传古时有一女子与一鹦鹉相爱
【解析】 1. 这首诗的注释中,“羊城秋忆”是诗题;“宫门”、“十二钗环”、“露草”、“弟兄魂”“逆奴”“烈女”“子弟”“青天无路报恩人”等都是关键词。 2. “凄凄寒月照宫门,十二钗环掩泪痕”:这两句写宫女们面对寒月时的心情。“凄凄寒月照宫门”,写宫女们在月光下看到的情景,冷清、寂寞、凄凉。“十二钗环掩泪痕”,这两句写她们看到的景象及她们的心情,用“掩”字,表明她们在强忍悲伤。 3.
羊城秋忆 南明诗人屈士煌七律诗赏析 1. 诗歌原文 霏霏凝露滴残秋,叶底螳螂计已周。 不谓利才奴有辈,讵知入蜀已无刘。 迷楼肉阵悲姝子,隋苑吴宫惜莫愁。 十斛明珠徒买恨,夜来台地觅风流。 2. 词语解释 - 霏霏:形容雨丝细密连绵不断的样子。 - 凝露:指凝结的露水。 - 螳螂: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昆虫,善于捕食小动物。 - 利才奴:指善于钻营、谋求私利的人。 - 迷楼:古代建筑名,位于广州城内
以下是对《羊城秋忆》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和赏析: 1. 日冷江空走暮烟,霏霏吹叶下平田 - 原文 日冷江空走暮烟,霏霏吹叶下平田。 - 译文 江边太阳已冷,天空中飘着淡淡的烟雾,微风轻拂着落叶缓缓落下。 - 赏析 此句描绘了秋天的傍晚,天空阴沉,江上无人,唯有风吹叶落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 2. 荒城月淡夜无色,翠幕凉生秋可怜 - 原文 荒城月淡夜无色,翠幕凉生秋可怜。 -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怪风吹雨入松窗,数万王师返桂泷” - 注释: 怪风:不寻常的风。吹雨:风雨交加。松窗:松木制成的窗户。数万王师:指众多的军队。桂泷(láng):地名。 - 译文: 奇怪而强烈的风雨席卷松木制的窗户,无数军队从桂泷归来。 2. “肯信泮池为止水,敢云珠海是乌江” - 注释: 肯信:相信。泮池:古代学宫旁的水池,常用作比喻。止水:静止的水,这里比喻安静或平静的状态
诗句输出:何堪事事忆前朝,芳草王孙马首骄。 译文: 难以承受的是各种事情都让人回忆起前朝,茂盛的芳草映衬下,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王孙子弟现在却显得有些骄傲自大。 注释: 1. 何堪之事:难以承受的事情,这里指各种世事的变迁和历史的沧桑。 2. 忆前朝:回忆前朝,感慨过去的时光。 3. 芳草王孙:形容曾经的贵族子弟,他们曾享有荣华富贵,如今却只能看着周围的景色。 4. 马首骄:骑马的人头高昂
【注释】 羊城:广州的别称,作者曾在广州作官。 拈花:佛经故事,摩诃迦叶微笑中拈花示众,众人不解其意,惟有迦叶微笑而悟。此处以拈花比佛门中的高僧。 忏轻肥:忏悔自己的罪过。 日暮君王共辇归:指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天宝年间的沉船事件后被赐死。 庭曲:庭院里的曲径。 霓裳歌罢主人非:指杨贵妃死后,唐玄宗怀念杨贵妃的心情依然如旧。霓裳,即《霓裳羽衣歌》。 蛛丝:蜘蛛的细丝。 萤火:萤火虫发出的光
这首诗是诗人回忆在羊城(今广州)的一次秋日宴会上的所见所感。全诗共分为四句,每句都蕴含着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 第一句:“知无不散是华筵,梦破巫山十二尖。” - 注释: “知无”意味着“知道”,“无不”,即一切;“散”在这里有结束的意味;“是”表肯定;“华筵”指盛大而华丽的宴席;“梦破巫山十二尖”则形象地描绘了宴会结束时的场景,仿佛梦中的景象被突然打破。 -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