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 杨花和东坡韵

美人满院红妆,绿珠忽向高楼坠。非云非雨,非朝非暮,一天春思。绣阁娇慵,厌他轻薄,重门深闭。奈偷从墙角,窣来窗畔,人前故眠羞起。
可惜风流扫地,赖多情、青苔牵缀。生成薄命,飞来又被,鹦哥啄碎。一缕残魂,浮萍再世,去随流水。想深宫拾得,踏歌连臂,有人垂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龙吟·杨花和东坡韵》是一首由清代诗人薛时雨创作的词。这首词通过对“杨花”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离别、岁月流逝等主题的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词原文
    可怜一片春痕,纷纷都似天花坠。飘茵堕溷,自家不管,管人离思。倦眼愁看,閒情怕惹,枇杷门闭。是个侬小影,要留他住,又依旧、三眠起。
    庭院愔愔昼静,悄无人、榆钱青缀。也曾经过,繁华世界,教谁揉碎。荡子寒盟,美人诉怨,有如春水。便浮萍化出,今生已过,酿来生泪。

  2. 诗词鉴赏

  • 这首词通过描绘杨花的飘落,隐喻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片春痕”暗示着生命的短暂和春天的易逝,而”纷纷都似天花坠”则形象地表达了杨花的轻盈与纷乱。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词的表现力,也反映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在词中,“自家不管”与“管人离思”形成了一种自我与他者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身情感的无力感和对他人离愁的同情。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词既有哲理的深度,又有情感的温度。
  • 结尾处,“酿来生泪”不仅是对生命无常的一种总结,也是对人生苦短的一种无奈接受。这种情感的处理体现了词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1. 创作背景与作者简介
  • 薛时雨(1818-1885),字慰农,一字澍生,晚号桑根老人,安徽全椒人。他是咸丰三年癸丑(1853)进士,曾历任杭州知府。薛时雨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学造诣的诗人,其词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风格独特。
  1. 文化意义
  • 《水龙吟·杨花和东坡韵》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词,更是一种文化现象。通过对杨花的细腻描写,薛时雨将个人情感与历史、哲学相结合,展示了一种超越个人的小我,关注大我的社会责任感。这种文化的深度和广度,使得这首词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薛时雨的《水龙吟·杨花和东坡韵》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杨花的细腻描写,词人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人生离合的感慨。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共鸣,也在后世留下了持久的影响,成为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