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渌水银塘,凌波扶出霓裳女。天然素面,冰肌玉骨,暗香销暑。采向吴宫,画船相傍,盈盈解语。看碧天凉夜,风清月晓,长依白鸥为侣。
几处红衣乱舞,翻嫌他、脂匀粉涴。蓬茅綦缟,铅华洗尽,淡妆偏妩。最恨西风,断魂憔悴,几番秋雨。叹随波败叶,飘零只滴,泪珠如许。
水龙吟·杨花和东坡韵 谁家渌水银塘,凌波扶出霓裳女。天然素面,冰肌玉骨,暗香销暑。采向吴宫,画船相傍,盈盈解语。看碧天凉夜,风清月晓,长依白鸥为侣。
几处红衣乱舞,翻嫌他、脂匀粉涴。蓬茅綦缟,铅华洗尽,淡妆偏妩。最恨西风,断魂憔悴,几番秋雨。叹随波败叶,飘零只滴,泪珠如许。
【注解】
水龙吟:词牌名;杨花:指柳絮。
凌波:形容女子轻盈的步态。霓裳女:指仙女。
冰肌:像冰一样的肌肤。玉骨:像玉一样的骨骼。
暗香:指杨花的香气。销暑:消除暑意。
吴宫:即吴地的宫殿。
蓬茅:指草屋、茅草房。綦缟(qí gǎn):指黑色丝线编成的头巾。
铅华:古代女子化妆用的白色粉末。
西风:秋风。
断魂:形容极度悲伤。
【赏析】
《水龙吟·杨花和东坡韵》,是宋代大文豪苏東坡所创作的一首咏物诗,写于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七月,当时蘇東坡被贬谪到黄州(今属湖北),任团练副使兼本州别驾。《水龙吟》是宋代词人苏東坡所写的一首咏物词。全篇借柳絮自喻,抒发了因政治失意而遭受打击的痛苦和对国运衰微的忧虑。
上片先写杨花的形态与气质:它从“谁家”的“渌水银塘”中“凌波”而出,好似“霓裳仙子”一般,姿态优美动人。杨花天生的“素面”,如冰如玉,晶莹透亮;它的芳香,在“销暑”中散发出来,使人陶醉。接着写其颜色,由“采向吴宫”,“盈盈解语”的美女,进而写到了“翻嫌他”的“红衣裳”。这些描写,既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又表现了作者对其美丽外表的喜爱。最后以“蓬茅綦缟,铅华洗尽,淡妆偏妩”三句作结,进一步赞美了杨花的“天然”之美。
下片则通过杨花的命运来抒发作者对国事的忧虑:首先写杨花被西风一吹、秋雨一打,就凋零落地,化为泥土。这一自然现象,比喻了北宋王朝在西北党项族的威胁下日益衰落的现实,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危难的深深忧虑之情。接着,又写了杨花随风飘荡,最终落入江湖之中的情景,以此比喻自己虽遭贬谪,但仍然希望朝廷能够招回自己,继续为国家做贡献的美好愿望。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朝廷不但没有招回自己,反而让自己更加痛苦。于是,发出了“几番秋雨”之后,只能感叹杨花的落去和自己的漂泊无依的悲叹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