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信频催,二十四番,雨飘风洒。多情最是风流,杨柳瘦腰一把。树犹如此,何况人倚阑干,游丝和梦愁牵惹。泪断锦回文,借乌丝重写。
姚冶。玉人应在,燕子楼中,湘帘垂下。记得青鬟,微笑红牙轻打。而今寂寞,空想院落秋千,几时再驻墙头马。蓦听杜鹃啼,道东君归也。

石州慢 · 和高季迪韵

花信频催,二十四番,雨飘风洒。多情最是风流,杨柳瘦腰一把。树犹如此,何况人倚阑干,游丝和梦愁牵惹。泪断锦回文,借乌丝重写。

姚冶。玉人应在,燕子楼中,湘帘垂下。记得青鬟,微笑红牙轻打。而今寂寞,空想院落秋千,几时再驻墙头马。蓦听杜鹃啼,道东君归也。

注释解析:

  1. 花信频催:描述春季来临,花开频繁,春风吹动着花朵,花瓣随风飘散,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2. 二十四番:二十四节气中的每个节气都有其独特的气候特征和自然景观,如立春、惊蛰等。这里的“二十四番”指的是一年中的二十四个不同的季节或阶段。

  3. 雨飘风洒:描绘了春天多变的天气,时而下雨时而风大,营造出一种风雨交加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起伏不定。

  4. 多情最是风流:强调了春天里人们的情感最为丰富、活跃。这里的“多情”不仅指情感丰富,也暗示了生命力旺盛的特点。

  5. 杨柳瘦腰一把:杨柳枝条细长,随风摇曳,给人一种柔弱而优雅的感觉。这里的“杨柳瘦腰一把”形象地描绘了杨柳枝条的柔美与纤细。

  6. 树犹如此:以树木为例,说明自然界的事物虽然经历了四季更迭,但依然保持着自己的特性和生命力。

  7. 何况人倚阑干:人比树更加有生命力和活力,他们在栏杆旁边倚靠,享受着春日的阳光和美景。这里的“何况”表示人更加能够感受到春日的美好。

  8. 游丝和梦愁牵惹:形容春天夜晚,微风吹拂着轻柔的柳絮,仿佛在梦中与人们的忧愁相互牵引。这里的“游丝”指柳絮随风飘扬的样子,而“梦愁牵惹”则表达了梦境与现实之间的联系,以及人们在梦中对现实的忧虑。

  9. 泪断锦回文:比喻春天的美丽如同精美的锦缎一样令人难忘,但泪水却让它变得破碎不堪。这里的“锦回文”可能指的是某种图案精美且复杂的织物,象征珍贵而美好的事物。

  10. 借乌丝重写:意味着春天的美好被泪水所冲淡,需要用另一种方式来重新书写或体验春天的美。这里的“乌丝”可能指的是古代书法中的一种字体,代表着书法艺术的魅力。

  11. 姚冶:形容女子美丽动人,如同盛开的花朵一般。

  12. 玉人应在:暗示有人正处在一个美丽的环境或场所中,她如同玉石一样纯洁无瑕。这里的“玉人”指的是一个拥有美好品质的女子。

  13. 燕子楼中:燕子楼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地方,常常被用来象征爱情或离别之地。这里的燕子楼可能是指一个有着美丽景致的地方,让人联想到春天的美丽和浪漫氛围。

  14. 湘帘垂下:湘江的帘子被垂落下来,这里可能是一个具有地域特色的场所,给人一种安静、宁静的感觉。湘帘垂下也可能象征着一种温柔、柔和的氛围。

  15. 记得青鬟:青鬓是古代女子的一种发饰,代表着年轻、美丽和活泼。这里回忆的是曾经有过的岁月,充满了青春的记忆和欢乐的时光。

  16. 微笑红牙轻打:描写一位女子在欢笑中轻轻拍打着红牙(即口琴),展现出愉悦的心情和无忧的生活态度。这里的红牙轻打可能是一种乐器演奏,代表着轻松、欢快的音乐氛围。

  17. 而今寂寞:表示现在一个人感到孤独和空虚。这里的“寂寞”表达了一种失落和孤独的情绪,可能是因为失去了某个重要的人或物。

  18. 空想院落秋千:想象着曾经在院子里荡秋千的情景,但如今只能空想而已。这里的秋千代表了童年和无忧无虑的时光,而现在只能沉浸在回忆中。

  19. 几时再驻墙头马:询问何时能再次骑着墙头上的马回到过去的时光里。这里的“墙头马”可能是某种特殊的坐骑或交通工具,代表着过去的一段美好时光。

  20. 蓦听杜鹃啼:突然听到杜鹃鸟的啼叫,引发了关于春天结束和冬天到来的思考。这里的杜鹃啼声象征着季节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提醒人们珍惜每一个瞬间。

赏析:

《石州慢》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典型的春天景象,并通过人物的内心活动展现了他们对这个季节的感情。邹祗谟通过对春日景色和人物情感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逝去时光的追忆。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物情绪的刻画,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命的短暂。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