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头关前七盘岭,蚓曲蛇蟠才见顶。
氐中又复度七盘,诘屈纡回势相引。
层崖邃谷路转通,拾级忽见云霞空。
却怪顶触前人趾,不知举膝当心胸。
宁心息魄诧奇绝,万里山川风气别。
一关中断陇蜀分,羌笛渝歌乍相接。
遥望川巴万点明,白云紫雾还纵横。
鳞鳞仿佛峨眉雪,不知何处锦官城。
北望京华南望越,怀人两地情偏切。
今朝身入大荒西,凉风古驿中秋月。
七盘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七盘关》是清朝方象瑛的作品。它描绘了褒城北的七盘关,以其壮丽的自然风貌和历史背景成为文人墨客笔下的重要题材。下面是关于该文学作品的具体介绍:
- 文学价值:《七盘关》作为清代的作品,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它不仅反映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还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通过细致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方象瑛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既险峻又美丽的七盘关形象,使读者能够在文字中体会到蜀道的险峻与壮丽。
- 艺术特色:《七盘关》在艺术表现上具有很高的水准。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如瀑布激荡、涛声汹涌等,作者成功地营造出一种气势磅礴的艺术效果。同时,作品中融入了丰富的历史元素和地理知识,使得整部作品不仅仅是一篇描写自然风光的散文,还是一本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学作品。
- 文化意义:作为川北地区的标志性景观,七盘关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还体现了当地的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通过《七盘关》这样的文学作品,可以让更多人了解这一地区的独特魅力,从而增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七盘关》不仅是清代文人方象瑛的杰出代表作品,更是一部展现四川自然美景和深厚历史文化的优秀文学作品。通过欣赏和学习这部作品,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