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丛竹树好探幽,新笋锄来酒共酬。
瓜步军声惊去雁,芦湾秋影剩眠鸥。
闲看前史消长夜,每忆时艰动隐愁。
官舫暂停潮未上,一帆此夕且句留。
泊孟河口
介绍
《泊孟河口》是清代诗人百保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和历史的回顾,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以及对人生经历的深刻体会。
《泊孟河口》的创作背景、作者介绍及作品原文如下:
创作背景:百保,满洲旗人,字友兰,萨古达氏,金衢严道、谥壮介麟趾母。他与康熙帝有着深厚的关系,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参与编纂了多部重要的文献。他的诗歌多反映当时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简介:百保在宫廷生活和政治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通过与文人雅集和游历名胜的经历丰富了个人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这些经历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体现,使得其诗作既有深沉的历史内涵,又不乏清新自然的风格。
作品原文与翻译:《泊孟河口》全诗如下:数丛竹树好探幽,新笋锄来酒共酬。瓜步军声惊去雁,芦湾秋影剩眠鸥。闲看前史消长夜,每忆时艰动隐愁。官舫暂停潮未上,一帆此夕且句留。
词句注释:诗中的“数丛竹树好探幽”,意指竹林深处隐藏着无尽的秘密和美好;“新笋锄来酒共酬”,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欣赏大自然之美、共享丰收的喜悦之情。此外,诗中的“瓜步军声”指的是瓜步山的军号声,而“芦湾秋影”则描绘了秋季芦湾的美景。整体来说,《泊孟河口》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历史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白话译文:诗人以竹树为引子,描述了自己探索自然之美的心情。随后,他又提到了与友人一起享受丰收之乐的情景。诗中还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以及对国家时局的忧虑。最后,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夜晚观赏自然景观、思考人生的情境。
名家点评:许多学者和评论家对《泊孟河口》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泊孟河口》不仅是百保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清代诗歌的重要文本。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清代诗歌的特点和文化背景,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对自然美和人生真谛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