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琪
【注释】 乍别兰陵去,犹倾江上尊:乍别,刚刚离开;兰陵,指孟河,是古代吴王夫差的都城;尊,盛酒的器具。云山新客路,岁月旧衡门:云山,指孟河周围的群山;新客路,指刚从兰陵来的新客人;旧衡门,指久居兰陵的老居民。回潮急,回潮就是涨潮,回潮快;荒村贾舶喧,荒废的村落,停泊着商船。放棹,指驾船。庭萱,庭院中的萱草,即忘忧草。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出守杭州(时为浙西节度副使)期间
全州道中赠友 水程千里接长沙,尽日怀人览物华。 晴雪飞残湘北雁,春风开遍岭南花。 维舟绿浦因寻友,入眼青山似到家。 薄暮溪桥携手处,最怜樽酒话桑麻。 注释: - 水程千里接长沙,尽日怀人览物华。 - "水程": 指从全州(今属广西)出发的旅程。 - "千里": 表示路程之长。 - "接": 接近。 - "长沙": 古代城市名,这里泛指湖南。 - "尽日": 一整天。 - "怀人": 思念朋友。
乌蛮滩谒伏波庙 桂碧松苍庙貌尊,停舟盥手渐芳樽。 云台铜柱当年事,慧苡明珠万古论。 风送滩声春涨急,草荒山径暮云昏。 客帆此去侵烟瘴,款段方知恋里门。 注释: 1. 乌蛮滩谒伏波庙:在乌蛮滩拜访了伏波庙。伏波庙是纪念东汉末年著名将领马援的庙宇。 2. 桂碧松苍:指庙宇周围的景色,桂树翠绿,松树苍劲,形容环境优美宁静。 3. 停舟盥手:指停船后洗手准备祭祀。盥手是对神明表示敬意的行为。 4.
诗句解释: 1. 听雨东轩咏濯缨:在这里,诗人通过“东轩咏濯缨”表达了自己静心聆听雨声并思考自我修养的心境。在古代,人们常用“濯缨”来比喻洗涤心灵、保持节操的决心和行为,这里暗示了诗人想要摆脱尘世的纷扰,保持内心的清明与纯粹。 2. 年来宠辱渐忘情: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名利地位逐渐淡泊的情感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追求的荣华富贵似乎已经变得不再重要,诗人的心也逐渐变得超然物外。 3.
星轺弹指岁华侵,滇海吴山万里心。 星轺:指使者的驿车。这里借指远道来的信使。 弹指:比喻极短的时间。 岁华:岁月年光。 滇海、吴山:泛指南方地区和江南一带。 万里心:形容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梅江馆:即“梅岭馆”,古地名。 迟归梦:即“迟归意”,指回家的意愿或愿望。 烛泪寒风点客襟:烛泪被寒风吹干,滴落在客人身上。形容旅途中寒冷孤独的感受。 街鼓声声催曙色:街上的鼓声阵阵响起,预示着天将亮。
【诗句释义】: 雨后登眺:在雨后的时候登上高处去观赏。 天末长风扫积阴:长风吹散了云层,露出天空。 东皋吟啸豁胸襟:在东边的山岗上吟唱高歌,抒发胸中的郁闷。 烟江雨足滩声壮:烟霭笼罩的江面上,大雨过后的滩头声响如雷。 山郭春寒暮霭深:山脚下的城郭,春天的气候寒冷。 飞鸟投林欣有托:鸟儿投巢于树林,感到欣慰和安适。 闲云出岫本无心:云彩飘出山岭,本无意停留。 故园桐叶新逢闰
归途寄伯兄季弟 三载驱驰各一方,吴山滇海两相望。 暂凭彩鹢旋西粤,何日宫袍拜北堂。 岭上浮云和梦远,涧边流水笑人忙。 到头归卧茅檐稳,世路功名总渺茫。 注释: 1. 三载驱驰各一方:三年时间在各处奔走忙碌。 2. 吴山滇海两相望:吴(今苏州)山和滇(云南)海相隔两地,彼此遥望。 3. 暂凭彩鹢旋西粤:暂时乘坐彩色的船向西(广东)航行。 4. 何日宫袍拜北堂:何时能穿上皇帝的龙袍
除夕寄昆季二首 其二 两载滇南度岁余,不堪风雪满衣裾。 云高待展排空手,雁远难凭寄客书。 此日关华怀靡及,当年樗散合闲居。 鹡鸰原上情何限,每有良朋总不如。 注释:这两年来,我一直在滇南度过新年,忍受着寒风和大雪的侵袭;然而,在云层之上等待展开那排山倒海的力量,却又感到力不从心。我无法借助鸿雁传书,向远方的亲人报告我的近况;如今,我独自面对故乡,心中满是对亲人的思念,却无法表达出来
星轺弹指岁华侵,滇海吴山万里心。 每向春前劳望眼,何时林下惬闲吟。 梅花江馆迟归梦,烛泪寒风点客襟。 街鼓声声催曙色,椒觞满饮共谁斟
两载滇南度岁余,不堪风雪满衣裾。 云高待展排空手,雁远难凭寄客书。 此日关华怀靡及,当年樗散合闲居。 鹡鸰原上情何限,每有良朋总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