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 · 如皋作

水光定。明月流黄共映。鸳衾冷、罗绮旧情,牡蛎窗前客孤凭。新霜糁翠鬓。休问。流红暗径。朱楼晚、回首昔时,曾画山眉对妆镜。愁孕有谁讯。便蚁酒重斟,麝煤都烬。
秋风孤棹波清莹。和雁羽汀洲,荻花江国,新诗随处自题咏。管弦转愁听。幽兴。且追趁。甚锦字筝调,心字香印。高城远隔天涯近。枉合贮钿钗,彩成花胜。匆匆归也,待寄与,泪懒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兰陵王·如皋作》是清代庄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词原文
    水光定。明月流黄共映。鸳衾冷、罗绮旧情,牡蛎窗前客孤凭。
    新霜糁翠鬓。休问。流红暗径。朱楼晚、回首昔时,曾画山眉对妆镜。
    愁孕有谁讯。便蚁酒重斟,麝煤都烬。秋风孤棹波清莹。和雁羽汀洲,荻花江国,新诗随处自题咏。

  2. 诗意解析

  • 意境描绘:诗的开头“水光定。明月流黄共映”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月光与水波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幽美的氛围。
  • 人物心情:通过“鸳衾冷、罗绮旧情,牡蛎窗前客孤凭”展现了主人公在夜晚的孤独感和对往昔情感的回忆。
  • 情感抒发:结尾“便蚁酒重斟,麝煤都烬。秋风孤棹波清莹”透露出主人公借酒消愁,但酒醒后的孤独与寂寞更加强烈。
  1. 艺术特色
  • 韵律和谐:整首诗采用七言律诗形式,音节整齐,韵律和谐,读来朗朗上口。
  • 意象丰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明月流黄”、“新霜糁翠鬓”,使得景色与情感紧密结合,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 历史文化背景
  • 《兰陵王·如皋作》创作于清朝晚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以及作者个人的心境变化。
  • 如皋是江苏省的一个县,位于长江北岸,历史上有许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足迹与作品。

《兰陵王·如皋作》不仅以其优美的词句和深邃的情感打动了读者,也因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而具有独特的价值。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学习和鉴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古代诗人的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