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漫兴

几回叹息复吟呻,积愤填胸泪满巾。
患难文章原易古,乱离消息苦难真。
干戈草草将周岁,衣食劳劳渐累人。
欲献刍荛愁路隔,偷将诗句哭风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感事漫兴》为陈肇兴所作,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介绍:诗人陈肇兴是明代广东新会人。他在正统十二年(1437年)两度赴礼部考试未中,但随后在吴与弼处学习理学并居住半年后返回家乡。他的诗歌多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2. 诗歌原文:郎似梅花侬似叶,朅来手抚空枝。可怜开谢不同时。漫言花落早,只是叶生迟。
  3. 诗歌赏析:此诗以“感事”为题,通过对比花朵的短暂与树叶的恒长,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易逝、世事无常的感慨。”几回叹息复吟呻,积愤填胸泪满巾”反映了诗人因国家动荡、民生凋敝而产生的深切忧虑和悲愤情绪。
  4. 社会背景:陈肇兴生活于明朝末年,这是一个动荡的时期,社会矛盾激化,战乱频发,百姓苦不堪言。在这样的背景下,他的作品自然充满了对时局的关切以及对普通百姓疾苦的同情。
  5. 历史影响:《感事漫兴》不仅是陈肇兴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其时代精神的一种体现。作为明代诗歌的一份珍贵遗产,这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6. 现代价值:今天,虽然时代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感事漫兴》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它提醒我们,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需要面对现实,积极应对挑战,以实现持久和平与繁荣。

《感事漫兴》作为陈肇兴的代表作,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了深厚历史和文化内涵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和时代精神,以及这些元素如何深刻地影响着后世的文化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