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 偶赠

歌按凉州,灯前喜识春风面。傍谁庭院。碧玉闺中怨。
淡服新妆,无语频凝盼。思量遍。幽情一线。付与闲花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点绛唇·偶赠》是一首表达深情厚谊的古典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词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作者梁清标,字子山,一字石林,号梅壑散人,清朝中期的文学家、书法家。他的作品以典雅著称,深受当时文人雅士的喜爱。
  • 在清代文学史上,梁清标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个人修养被后人广为传颂。他的文学作品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文化素养,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
  1. 诗歌原文
    歌按凉州,灯前喜识春风面。傍谁庭院。碧玉闺中怨。淡服新妆,无语频凝盼。思量遍。幽情一线。付与闲花片。
  2. 诗歌赏析
  • 这首词通过描绘一位女子在灯火阑珊之夜与爱人相遇的情景,表达了深深的思念和寂寞之情。她穿着淡雅的新妆,静静地凝望着心爱的人,满眼都是对他深深的思念和无尽的等待。
  • 词中的“幽情一线”象征着深厚的情感纽带,而“付与闲花片”则形象地表达了将这种情感化作风中飘落的花瓣,随风而逝。这种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词充满了诗意和哲理,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1. 文化价值
  • 《点绛唇·偶赠》不仅是一首表达男女之间情感的词作,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展示。通过这首词,可以窥见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以及那个时代的审美观念和社会风尚。
  • 词中的“凉州”、“春风面”等元素,不仅仅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意义。它们不仅是诗人情感的载体,也是历史的见证。
  1. 现代影响
  • 尽管《点绛唇·偶赠》创作于清朝时期,但其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依然跨越时空,对现代人有着深远的影响。它鼓励人们珍惜当下,追求真挚的情感交流,同时也提醒人们在繁华背后寻找心灵的寄托。
  • 在现代社会,这首词仍然被广泛引用和研究,成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诗词的重要文献之一。它的美学价值和思想深度,使得它成为古典文学作品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点绛唇·偶赠》不仅是一首表达男女之间深厚情感的诗词,更是一部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的艺术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和欣赏,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社会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