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生南浦·河桥泛舟同吴竹屿赋

宿雨收春芳事尽。绿涨溪桥,花落无人境。几点萍香鸥梦稳。柳绵吹尽春波冷。
溪上人家开返景。招手渔竿,烟外浮孤艇。回首桃源仙路迥。一声欸乃川光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明月生南浦·河桥泛舟同吴竹屿赋》是清代过春山创作的一首词。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景以及作者在泛舟河上时的心境,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过春山,字葆中,号湘云,江苏吴县人,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和学者。他的诗歌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容而著称。
  1. 诗意解析
  • 此诗以“宿雨收春芳事尽”作为开篇,描绘了一个经过春雨洗礼后,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已经恢复的景象。
  • “绿涨溪桥,花落无人境”进一步描绘出春天河流旁的景色,绿意盎然的溪流桥头,花儿凋零的无人之境,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 “几点萍香鸥梦稳”通过描写浮萍散发出的香味和鸥鸟安稳的飞行状态,传达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 接下来“柳绵吹尽春波冷”,柳絮随风飘散,春波渐寒,表达了春天即将结束的感伤。
  • “溪上人家开返景”描述了溪边人家迎接夕阳的景象,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美好。
  • “招手渔竿,烟外浮孤艇”则描绘了渔人在烟波浩渺的河面上挥动鱼竿、独舟远航的情景,给人一种孤独却又自由的感觉。
  • “回首桃源仙路迥”意味着诗人在欣赏了如此美景之后,心中升起了归隐的念头,向往如桃花源般理想的生活状态。
  • 最后“一声欸乃川光暝”则是整首诗的情感高潮,通过对渔夫歌声的描述,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1. 主题探讨
  • 《明月生南浦·河桥泛舟同吴竹屿赋》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感慨,联想到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1. 艺术特色
  • 过春山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春雨比作生命的滋养,将花落比作生命的凋零,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哲理意味。
  • 诗中的语言优美而富有音乐性,如“几点萍香鸥梦稳”、“柳绵吹尽春波冷”等句子,都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1. 历史影响
  • 虽然过春山的一生短暂,但其诗歌作品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不仅美化了中国的文学宝库,也启发了无数后来的文人墨客去探索更加广阔的艺术天地。

《明月生南浦·河桥泛舟同吴竹屿赋》不仅仅是一首表达对自然美景赞美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丰富人生哲理和深厚情感的作品。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过春山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独特见解,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