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 · 菜蕻

费纤爪。供得饥人一饱。谁说重台抽尚早。春光都已老。
懒问鱼羹宋嫂。付与段家品藻。枝叶尽芟心最好。菜根常记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谒金门·菜蕻》是清代诗人曾廉创作的一首词。以下是关于这首词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曾廉,生于1856年,字燕生,号铁琴。他是晚清著名诗人、词人,其诗作多以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词作则以其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而著称。他的一生经历了清朝晚期的种种变迁,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到的见解。

  2. 诗词原文
    费纤爪,供得饥人一饱。谁说重台抽尚早?春光都已老。懒问鱼羹宋嫂,付与段家品藻。枝叶尽芟心最好,菜根常记咬。

  3. 诗词鉴赏

  • 意象生动:这首诗通过“供得饥人一饱”等描写,将菜蕻的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仿佛能闻到食物的香味,感受到诗人的同情和关怀。
  • 意境深远:诗中不仅描述了菜蕻的形象,更通过“春光都已老”等字眼,传达了一种时光流逝的感慨,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意和哲理性。
  • 语言优美:全诗用词精炼,句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尤其是结尾处的“菜根常记咬”,更是巧妙地运用了谐音,既表达了对菜根的喜爱,也隐喻了对坚韧不拔品质的赞美。
  1. 创作背景
  • 《谒金门·菜蕻》的创作背景较为复杂,涉及作者的个人经历和社会环境。曾廉在晚年时期,目睹了晚清社会的动荡和衰败,这种历史背景下的生活体验可能激发了他创作这首词的情感。
  • 该词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美的热爱。通过对自然界的简单事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哲学思考。

《谒金门·菜蕻》是一首集艺术美、思想性和哲理性于一体的经典词作。它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物的诗词,更蕴含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