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 · 小楼看月

正纤尘、不著碧天空,无际月波流。望秋中水滟,晴边山色,尽入层楼。旧梦西风苹末,湖渌荡轻鸥。小集芳樽底,细话杭州。
夜永绿阴疏处,透冰绡露气,酒醒吟幽。问金波渡雁,为孰寄边愁。待扶倦、同商瘦句,恨啼蛩、又换一年秋。栏杆曲、吟慵还凭,不觉迟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八声甘州·小楼看月》是清末至民国年间郑元昭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无限热爱与深情寄托。下面将对这首词进行介绍:

  1. 词牌名与创作背景
  • 词牌名:八声甘州是一种古典词牌名称,属于宋词中的长调。它由八个韵组成,要求按照一定的音律结构填词。
  • 创作背景:词中“小楼看月”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郑元昭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将秋夜的景色和情感融入词中,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1. 词的原文及其解析
  • 原文:“正纤尘不著碧空高,无际月波流。望秋中水滟,晴边山色尽入高楼。”这几句描绘了一幅秋日夜晚的美景图,其中“纤尘不著”形容天空非常清晰,没有任何杂质;“月波流”意味着月光如流水般洒落,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
  • 解析:通过使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作者成功地构建出一个宁静、美丽的夜晚景象,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份超脱尘嚣的美好。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也是对内心情感的一种抒发。
  1. 词的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该词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出深刻的意境,使得整首词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思考。
  • 情感真挚:作者在词中倾注了深厚的情感,无论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还是对过去经历的回忆,都透露出一种真挚的情感表达。
  • 艺术手法多样:在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同时,如拟人化、象征等,使得词的艺术表现力更加丰富。
  1. 历史评价与影响
  • 历史评价:郑元昭的这首《八声甘州 小楼看月》在当时就受到了文人墨客的好评。其艺术成就得到了后世的认可和推崇。
  • 影响:这首词对后世诗词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情感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通过对《八声甘州·小楼看月》的介绍,不难发现这首词不仅是郑元昭个人情感与艺术追求的体现,同时也为研究清代及民国时期的文学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