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子 · 病起视小园花药,漫成此解

绕芳丛。好春蓝尾,依然昨夜东风。甚过卯不教温酒,经旬忘了梳头,雨中病中。韶华百五犹浓。
药带密围金缕,榴巾暗蹙香红。问几许、春愁便如春水,绿窗纱换,素筝尘掩,可禁小满余寒似剪,初三斜月如弓。粉墙东。流莺比人更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八六子 · 病起视小园花药,漫成此解》是樊增祥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在病中看到小园中的花朵和药材,感慨时光流逝、春光易逝的情感。下面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1. 作者介绍:诗人樊增祥是一位清代的文人,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小园中的景象,传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2. 诗歌原文:绕芳丛,好春蓝尾,依然昨夜东风,甚过卯不教温酒,经旬忘了梳头,雨中病中。
  3. 诗歌鉴赏:《八六子·病起视小园花药,漫成此解》通过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春天的小园景色,以及诗人在病中所见所感。诗中的“绕芳丛”、“好春蓝尾”等词句生动地勾勒出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诗人通过对“东风”、“温酒”、“梳头”等日常琐事的回忆,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缅怀和对现状的无奈。
  4. 创作背景:该作品可能是樊增祥在某种心境下所做,反映了他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状态。诗作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当时的生活环境和个人经历有关。
  5.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动人。诗人善于运用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富有画面感和感染力。

《八六子·病起视小园花药,漫成此解》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后人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对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