潦倒英雄无赖贼;荒唐乐府有情侬。
厅联
介绍
《厅事联》是林则徐创作的一副对联。
林则徐作为清朝的一位重要官员和思想家,他的对联不仅体现了个人修养,还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通常由两行或多行文字组成,上下句意义相关、对称均衡,富有韵律美。林则徐的这副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正是这样的例子。
相关推荐
【注】 厅联:大厅的对联。 潦倒英雄:潦倒的英雄,指落魄不得意的人。 无赖:无赖,指没有道德修养或本事的人。 荒唐:荒诞,不真实。 乐府:我国古代一种有音乐伴奏的诗歌体裁。 【赏析】 此诗为作者自题所撰之《厅联》诗。诗人运用了反衬的手法,将“英雄”、“贼”、“无赖”、“情侬”等词语放在一起对比,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首句“潦倒英雄无赖贼”
【注释】厅联:挂在厅堂里的对联,多是颂扬主人的。 路极无君子:意思是在大道上很少见到正人君子。路,泛指大路。 家宽出少年:意思是在家庭中放宽了教育,才能培养出有才能的人。宽,宽容。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抒发诗人仕途不顺、怀才不遇而寄情山水的感慨之情。前两句“路极无君子,家宽出少年”,用典自比,说自己处在人生旅途之末,而所遇之士皆不是正人君子;而自己家庭又十分宽大,所以家中出了一些少年英才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和得体。解答此题,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属于信息提取类题目。解答此类题目,要仔细阅读原诗,理解原诗的内容及思想情感,然后依据试题所要求的格式进行概括。 注意“厅联”二字,可知这是一首诗的标题,由此可以判断这是一首律诗。律诗有固定的格律,包括字数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作,理解其意思,把握其情感,然后结合题目要求进行具体分析。注意不要出现错字、别字。 (1) “有诗书,有田园,家风半读半耕”一句中,“有诗书”是说家中有书香之门,“有田园”,说明家里种了田;“家风半读半耕”是说家中风气,一半读书,一半务农,这是封建社会读书人家庭的典型特点。 (2) “无官守,无言责”一句是说不担任官职
厅联 随遇而安,素患难行乎患难; 与人无忤,呼马牛应以马牛。 注释: 随遇而安:随着环境的变化和自己的遭遇而使自己感到满意和安心。 呼马牛:呼唤着马和牛。 以:用,凭借。 赏析: 这首诗的意境十分深远,充满了哲理。诗人通过描绘自己随遇而安、与人无忤的生活态度,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诗中的“呼马牛”也让人联想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
【注释】 厅联:挂在厅堂里的对联。 少不如人何况老:年轻的时候比不上别人,更何况是年纪更大了呢? 身将终隐又焉文:快要死了还谈什么文采,还有什么用呢?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写的一首绝句,表达了自己年迈体衰后对人生的看法。“少不如人何况老”,意思是年轻时就不应该自满,何况已经老了!这里强调了人的一生应该是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身将终隐又焉文”的意思是说,即使人即将死去,也要留下点东西
《厅联》 六经读彻方持笔;五岳归来不看山 清浙江钱塘人,字伊佐,一字韬甫,别号独往生、五岳诗人。雍正十一年成进士。授工部主事,引病归。曾从劳史受理学,主九江濂溪书院讲席,辟余山书屋,晚年主讲滦源书院。有游山癖,遍游五岳,能步行百里。诗豪宕不群,深得山水之趣。 上联“六经读彻方持笔”寓意通过学习儒家的经典著作,达到了融会贯通的境界,此时手持笔墨,准备记录所学所得
【解析】 这是一首自题居室的楹联。上联“读书未即到圣贤,但蹈矩循规,也是吾儒宗派”,意思是:读书不一定就能成为圣人贤人,但是遵守礼仪规范,遵循社会公德,这也是我辈作为儒家学者的本份。下联“居室且休论完美,可遮风蔽雨,便为我辈匡庐”,意思是说,居住的房间不必追求完美无缺,只要能够遮挡风雨,就足以供我们居住了。 【答案】 示例一:上联:“读书未即到圣贤,但蹈矩循规,也是吾儒宗派;” 译文
厅联 常省事,多让人,过后寻思有趣; 学吃亏,能守分,到头受用无穷。 注释: - 厅联:挂在大厅上的对联,通常用来装饰或表达某种理念和态度。 - 常省事:常常思考自己的行为和决定是否合适。 - 多让人:尽量宽容他人,不斤斤计较。 - 过后寻思有趣:事后回想,会觉得这些经历很有趣。 - 学吃亏:学会接受损失和挫折。 - 能守分:懂得保持适当的界限和分寸。 - 到头受用无穷:最终能够受益无穷。 赏析
注释:在华丽的绣帷之中,有穿着朴素的客人。少年时期曾在庭院里,手杖藜杖行走的人。 赏析:这是一首咏怀诗,诗人借“绣衮丛中衣褐客”和“杖藜人”来表达他对仕途生涯的厌倦之情。诗中“绣衮丛中衣褐客”、“杖藜人”等意象形象地描绘了人物的身份、地位以及所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