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国湖山出霸才,锦帆曾领水犀来。
龙蛇魏阙悬青汉,麋鹿荒宫闭绿苔。
射日金鳞秋欲落,乘潮白马昼空回。
倾城自古留长策,一笑从教雉堞摧。
阖闾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经阖闾城》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
- 作者背景
- 杜牧:唐代著名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他的仕途经历颇为丰富,曾担任江西观察使、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和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幕僚。杜牧以其济世之才自负,诗文内容多涉及时政,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丽生动。
- 作品原文
- 遗踪委衰草,行客思悠悠:描述昔日繁华已化为荒芜,旅人在异乡的思绪如长云般悠悠无际。
- 昔日人何处?终年水自流:感叹曾经的繁华之地如今人烟稀少,岁月流逝,唯有流水不息。
- 孤烟村戌远,乱雨海门秋:描绘出一幅荒凉的景象,远处的村庄炊烟袅袅,海门处却已是秋雨纷飞。
- 作品鉴赏
- 意象与象征:《经阖闾城》中,“衰草”象征着历史的沧桑,“荒城”暗示了曾经的辉煌已被遗忘。而“流水”则寓意时间的无情与变迁,反映出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深刻感慨。
- 情感表达:整首诗充满了怀旧与哀愁,通过对古城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繁华的追忆以及对国家兴亡无常的深沉思考。
- 历史文化价值
- 历史见证者:《经阖闾城》不仅是文学创作,也是一座历史的见证,它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和消逝。
- 艺术特色
- 诗歌形式:此诗为五言律诗,结构严谨,音韵和谐,符合古典诗歌的审美特点。
- 语言风格:语言简练而不失韵味,通过寥寥数笔勾勒出古城的荒凉与诗人的情感,展现出诗人深邃的意境。
- 社会影响
- 文人墨客:作为文学作品,《经阖闾城》受到了历代文人的高度评价,成为研究唐代文化和社会变迁的重要资料。
- 教育意义:《经阖闾城》在教育领域也具有重要地位,常被用作中学文学教学中的经典作品。
《经阖闾城》不仅是一首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充满哲理和艺术魅力的作品。通过对它的学习和欣赏,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的文化背景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