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始旦。日上小窗人倦。
缕结长生花锦烂。祝渠如所愿。
雪压竹枝常颤。白破梅花将绽。
光景园林全欲换。枝头春鸟唤。
谒金门 其一 十二月闺情春朝(壬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谒金门 其一 十二月闺情春朝(壬午)》是清代徐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在这首诗中,徐籀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冬去春来、花开花落的景致和情感变化,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中对春天这一季节细腻入微的描写与内心世界的抒发。
诗的前两句“春始旦。日上小窗人倦。缕结长生花锦烂”描绘了一幅清晨的景象。诗人通过“春始旦”表达了春天的到来,而“日上小窗人倦”则形象地表现了春天早晨的宁静与人们初起时的慵懒状态。接着,“缕结长生花锦烂”运用了比喻和拟人化的修辞手法,将未完全绽放的梅花比作盛开的花锦,形容其美丽而生机盎然。这四句话共同勾勒出了一个充满生机但尚未完全苏醒的世界。
“祝渠如所愿”一句转入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在这里,“祝渠如所愿”可能暗指对春天的祝福或期望,也或许是对自己心境的一种表达。诗人似乎在期待着春天带来的一切美好,希望一切都能如自己所愿。
诗的结尾部分“雪压竹枝常颤。白破梅花将绽。光景园林全欲换。枝头春鸟唤”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以及自然界的变化。这里的“雪压竹枝常颤”和“白破梅花将绽”都展现了冬天的痕迹与春天即将到来的迹象。而“光景园林全欲换”则意味着随着春天的到来,一切都变得焕然一新。最后,“枝头春鸟唤”描绘了春天鸟儿欢快的鸣叫声,为整首诗增添了生动活泼的气息。
《谒金门 其一 十二月闺情春朝(壬午)》不仅是一首表达春天美景的古诗,更是一首充满感情与哲理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传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对春天的期待。这种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春天景象的精彩捕捉,使得此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